宇宙巡洋艦長 作品

第3章 暗流湧動(第3頁)



    這樣的話,這些飛艦就不能長期無限制地進行超光速飛行。



    飛艦的航程也因此受到很大的限制。



    地球科學家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廢寢忘食、絞盡腦汁想出了各種辦法,可是都不能完美地攻克這個巨大難題。



    直到有一天,一位科學家無意中到博物館裡去散心。



    看到展出的地球遠古時期的移動通信基站設備。



    科學家詳細地瞭解了它們的工作原理。



    它們是用一個個各自分離的基站,每一個基站都有自己的通訊範圍。



    無數個基站既獨立又連通,同時接收和發送多部通訊器材的訊號。



    增大處理好的信號不間斷地逐步在各個基站相互之間傳遞著。



    從而保障了遠距離移動通訊的暢通無阻,又不互相干擾。



    這真是絕妙的主意啊!科學家感嘆著古人們的智慧。



    一瞬間,這個科學家頭腦中靈光一閃。



    他想到了解決超光速飛艦進行遠距離宇宙飛行的辦法。



    既然飛艦本身攜帶的反物質燃料是有限的,臨時收集也是非常緩慢的。



    那我們何不預先就在宇宙中每隔幾光年就建立一個星際中轉站呢?



    這些星際中轉站平時就在宇宙裡自動收集反物質,儲存在反物質燃料庫裡。



    一旦星際飛艦飛來,星際中轉站就向飛艦發射反物質波。



    由於反物質波具有很大的能量,只要星際中轉站控制好發射的方向和功率。



    飛艦也配合接收星際中轉站發射來的反物質波。



    這樣,飛艦既能快速補充反物質燃料,也能獲得額外的加速力。



    如此這般,飛艦就能長期進行超光速飛行,不用考慮反物質燃料的多寡,還能進一步提高飛行速度。



    眾所周知,光速是每秒30萬公里,英語寫做“speedoflight”。



    而經過星際中轉站加速的超光速的飛艦能夠瞬間突破光障,達到驚人的3s。



    (注:1倍光速寫為1s,2倍是2s,3s就是光速的3倍,即每秒90萬公里,這是人類目前達到的最大速度。)



    可是問題又來了,要想實現宇宙全方位的超光速飛行,就要在茫茫宇宙之中建設數量龐大的星際中轉站,這可是一項極其巨大而又無法完成的工程。



    不能全宇宙建造,只能向重點方向建設。



    自從瞭解到遙遠的天鵝座中的“開普勒22b”星球之後。



    地球人得知這是一顆人類適宜居住的宜居星球。



    這顆名叫綠星的星球上面還有豐富的礦藏和其他的自然資源。



    更可喜的是,她上面居然有外星文明存在,這些文明還處於落後的蠻荒狀態。



    這麼好欺負的星球要是不給她佔領了,豈不是暴殄天物?



    這下有目標了。



    地球發動了自身全部的實力,一艘艘工作飛艦往來穿梭於宇宙中。



    它們愚公移山般地瘋狂工作,百餘年來陸續建設了幾百個星際中轉站。



    隨著這些星際中轉站的建成使用,終於在前不久完全連通了前往綠星之路。



    遙看這些的處在宇宙間的星際中轉站。



    建在最上層的工作站巨大的指揮燈發出淡淡的光芒。



    巨大的球形反物質儲藏罐像珍珠一樣。



    無數個這樣的大珍珠遙遙相望,像一條精美的項鍊,懸掛於璀璨的宇宙之中,顯得十分壯觀與震撼。



    同時,它們又像一條死神的絞索,逐漸地向綠星方向收緊,彷彿就把這顆美麗的綠色星球絞殺於無形之中。



    建好了通往綠星的全部星際中轉站之後,地球共和國發布了地球徵召令,調兵遣將集結艦船,整軍備戰。



    現在妥了,路修好了,飛艦準備好了,人員也準備好了。



    萬事俱備。



    地球共和國與綠星帝國之間就只差一張宣戰書了。



    俗話說的好:想要睡覺就有人送枕頭。



    有些在宇宙裡修建星際中轉站的工作飛艦,他們在完成了建設任務之後,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們居然叛逃了,載著一飛艦的人員逃到了綠星。



    對此地球共和國的官員們樂得合不攏嘴。



    隨即,地球共和國外交部的一些智囊們千方百計、絞盡腦汁為綠星羅列了“十大罪狀”。



    地球受到了綠星帝國的侮辱與欺負,地球進行的是正義的反擊戰。



    順利地宣戰之後,地球共和國派出了強大的星際艦隊。



    地球星際艦隊的母港內。



    一艘艘地球最先進的星際飛艦騰空而起,反物質發動機的轟鳴即使是在幾十公里外都能聽到。



    它們的目標,綠星!



    這場星際大戰終於開始了,戰況又如何呢?



    竹親王父子的計劃會成功嗎?



    皇后的秘密約會是什麼?



    請繼續欣賞《地球人就要入侵我們星球了》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