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煙臣 作品

第五十二章 《金剛經》手卷(第2頁)

 黃二老爺擺酒唱戲都不在話下,獨獨拿不出《金剛經》展示給鄉親們看,多少信男信女失望而歸,議論紛紛黃二老爺不是黃家嫡派出身,黃二老爺鬧了個好大沒臉。”

 “白香山手書的《金剛經》?有甚麼典故嗎?”王恆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幕畫面,萬戶莊門樓那裡看見黃二老爺指著包山寺的和尚叫罵,這裡面肯定有干係。

 諸葛峴道:“我也是想白香山的手抄經,幾近國寶了,竟藏在小小的西山島,問了藥材公會的賬房,說是那白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個佛門中的再來人,當時因母病,發願手書《金剛般若經》百卷,散施在各處寺廟,以祈佛佑,後來歷經幾朝,兵戈紛亂,多少名家真跡亡失,白香山的百卷遺墨,消滅一空,只剩得太湖中洞庭西山包山寺中存有一卷完好,首尾不缺。”

 “這包山寺的,《金剛經》何以由萬戶莊黃家來作主?”王才問道。

 “本朝嘉靖年間,吳中水災,禾苗淹盡,寸草不生,餓殍盈途,盜賊四起,米價由此騰貴,這包山寺僧侶眾多,坐食煩難,眾僧無可奈何,其中有個悟辨和尚,對住持方丈道:本寺僧人不少,沒有四五十石稻米度不過這荒年,難道看著眾僧餓死不成,寺裡藏有白香山手抄《金剛經》,是累世相傳的至寶,不如尋個識貨的大戶人家,將它換些稻米,且度過荒年再說。”

 “住持頗為意動,道:“這《金剛經》卷相傳價值千金,沒有收著寶貨餓死的道理,今歲大災,路有餓殍,上哪裡去尋肯出閒錢,收這等冷貨的大戶?””

 “悟辨和尚道:“本地首富萬戶莊黃家,財雄勢大,積善之家,與我原有些交情,不如我將《金剛經》轉與他家,換個幾十石米糧飽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