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消費主義與山巔之城(第3頁)
戰後的醜國依靠工業化優勢積攢了巨量的社會財富,在財富的流通環節,醜國選擇了提倡消費主義的策略。
醜國年輕一代生活在物質豐富的環境中,沒有體驗過大蕭條時代的資源匱乏和生活困頓,無法理解清教徒般的生活方式。
電視的普及,電視作為一個教育和傳播的手段,改造了家庭和學校作為基本的教育空間的結構。
而家庭和學校的基本教育空間都是在一個清晰的長幼秩序之下,電視作為媒體已經逐漸改變了這個結構,是廣告讓更多的年輕人改變了自己的消費觀念,甚至逐步影響了大蕭條時代那些個過慣了節儉日子的人群。
更重要的是,更年輕一代是戰後出生的人,他們沒有經歷過那段艱苦的歲月,他們反觀這段歷史的時候是毫不容情,他們無法對於父母傳統的消費觀感同身受。
清教傳統和消費主義的對抗是家長和孩子們理念上的矛盾。
他們的山巔之城正在被新的政策、文化所摧毀。
30年代失業率25%,而當前的時代,失業率為3.8%到3.9%間波動,失業率的大幅度下降,證明了社會經濟情況的正處於高度發展的階段。
這一時期的失業率變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1964年的減稅與擴張性貨幣政策共同擴大了總需求,導致失業率降低到5%以下。
提高了的就業率讓擁有消費能力的人口規模也空前提高。
審美、價值觀、消費觀、文化、音樂、電影會從先進的領先的地區漫延到經濟落後的地區去,就像是窪地一樣,無法拒絕潮汐的湧入。
同樣的消費結構會在全世界範圍內不斷的蔓延,而醜國作為全球經濟領先的經濟體,在這個方面具有一定的領導性。
當前,1.82億人口的規模下,信用卡發行量達到了驚人的一億張,信用卡業務的快速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手頭比較充裕”,從而有了消費的底氣。
而消費過後的賬單,讓他們不得不更加努力的去工作去償還,如此循環制下,經濟情況也會越來越進步。
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僅是基礎消費品,更多的產業也得到了持續的發展,對應到金融業上,企業有著持續增長的表現,無論是融資、債券、股票等金融領域上都會得到更多的關注。
所以說,消費主義對金融業的發展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哈里教授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摘抄了論文的部分內容,讓李劍垚的師兄師姐們感受到了這個小師弟看上去果然有點東西。
但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大師兄彼得在和李劍垚的交流之後,同意加入了投資公司,李劍垚更是把這家公司直接命名為了彼得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