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179/179306/88617959.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yueru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穿到荒年,這個後孃有點強-第215章新房建好(第3頁),唐初八,月如中文

第215章新房建好(第3頁)

  老天爺也是極給面子。

  接下來好些天都沒有再下過雨,一直都是大晴天。

  如此,僅僅只過了半個月,全村人的竹屋就做好了,大家夥兒喜滋滋搬了進去。

  說是竹屋,其實地基還是用木頭,更準確來說,是木墩,用的還是又粗又壯的那些木墩。

  將地基打好,把竹排放上去,戳開口子,用榫接的方式將它們嵌到一起,再用處理過的藤蔓一圈圈綁住。

  其實光是嵌到一起就已經很牢固了,古代沒有鐵釘,建再大的房子打再多的家居,都是用這種技術。

  打地基的木墩留一截在上面,安小暖大致量過了,高度差不多是八十公分左右。

  這樣就可以將竹排做成的地面抬高,既可以保證下雨時地面不會被雨水浸溼,還能避免屋內潮溼。

  當然了。

  地面抬高的做法,僅限於臥房,像灶房的話是沒有必要的。

  灶房做得很簡單,四面竹牆,一道簡單且沒有到頂的竹門,外加茅草屋頂,這就完事兒了,連擋風防雨的茅草瓦都沒有。

  至於灶頭?

  那也是沒有的。

  ‘收房’後自己去小溪裡撿一些大點的石頭,壘成一個‘u’字形或者‘c’字型,能架得住鍋,燒得起火就可以了。

  還有什麼桌子啦,椅子啦,也是‘收房’後自己負責。

  要麼去找廖大伯打傢俱,要麼自己搞定。

  臥房呢,除了李卉那樣只做一間的外,所有多做臥房的,都是一間連著一間。

  這樣下來,每家每戶至少能省下兩面竹牆和不少茅草瓦。

  以安小暖家為例,她跟劉氏還有三丫的屋子,就在大寶二寶的隔壁,這邊夜裡要噓噓的話,那邊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嗯。

  隱私是不求了,能安頓下來就行。

  不過臥房到底是睡覺的地方,所以竹門很高,直接到頂了。

  再加上外牆都圍上了厚厚的茅草瓦,夜裡睡在裡頭,蓋上厚厚的被子,也不覺得有多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