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局勢之變】(第3頁)

 “要我割地給他們,不可能。”公孫瓚堅定搖頭。

 “公孫大人,關中大旱,長安人相食,你不願見此景,出現在幽州吧?”旁邊的嚴綱同樣開口勸道:“正值秋收,若土地讓袁紹蠶食,我等將糧食告急,失去糧食,敗局便定。”

 公孫瓚話在喉間噎住。

 當年追擊張純,用力過猛,最終導致叛軍圍城。

 當時場景他記憶猶新,被圍兩百日,糧草消耗殆盡,城中將士崩潰,他部下將士,死者十之五六。

 雖然最後挺過來,但對劉虞,他始終懷恨在心。

 那次被圍城,給他造成的陰影太大。

 劉虞滿口仁義道德,說是戰爭苦民,卻不想當今現狀,接管幽州之時,卻只遣散兵馬,不管他救援於他。

 所以攻打劉虞之事,他無比積極,亂世聖母心,劉虞在找死。

 聽聞糧食告急之事,公孫瓚沉默。

 “大人,遼東敗局已定,有劉虞與大夏,我們在幽州舉步維艱。以漁陽半郡之地,換一時安定,我等可南下冀州,若擊潰袁紹,取冀州之地,他日未必不能捲土重來。”

 加入公孫瓚麾下的姬軒轅,此時同樣著急,開口勸道。

 “大人,用兵者,不計一時得失。”

 “幽州可以退,但我不會割地求和。”公孫瓚堅定道:“我寧願放棄,不會簽下割地求和之協約。”

 恰在此時,營帳之外傳來探子急報聲,新市失守,袁紹兵馬入中山國。

 聞言,座下眾將皆是大驚。

 “大人,兵勢洶湧,快做決定,若讓袁紹攻來,斷我們後路縱深,最終還是敗亡之局,幽州也將落入劉虞及大夏之手。”田楷著急說道:“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令三萬兵馬死守廣昌,漁陽部曲,同我與白馬義從一道南下,迎擊袁紹。”公孫瓚下令。

 大夏王與公孫瓚的對峙,長達數月,最終以公孫瓚領兵離開廣昌而告終,但廣昌城中守軍尚在,防備林寒輕舉妄動。

 這是公孫瓚最後的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