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央 作品

第 108 章 斥責(第3頁)

 當八百里加急的信件被送到長安時,李隆基還在大殿之內與楊貴妃載歌載舞。

 動聽的樂聲,美妙的舞姿,撲面而來的香氣,都讓李隆基沉醉無比。

 青春靚麗的美人靜靜地依偎在垂垂老矣的李隆基身畔,讓他感到自己像是重新回到了年輕時一般。

 那時的他,還是個鮮衣怒馬的少年郎,每日都有用不完的精力。

 不過,少年時代的記憶,對於李隆基來說並不都是美好的。

 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都生活在武皇的高壓之下,他每日都要為自家的前程甚至性命而擔憂,自然沒什麼心思與心愛的小娘子互訴衷情。

 此時,李隆基大權在握,又有美人在懷,他便想好好彌補一下從前的遺憾。

 在美人的笑靨中,他可以忘記自己日益老去的事實,忘記自己不斷流逝的生機……

 當殿外的侍從來稟,道是宰相有要事求見之時,美妙的樂聲戛然而止。

 李隆基不痛快地看著從殿外走進來的人:“什麼事?”

 如果來人不是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只怕此時,李隆基已經將人給攆出去了。

 楊國忠拿著手上的信件,對李隆基道:“聖人,安祿山反了!”

 李隆基和楊貴妃聞言,滿臉都是詫異之色。

 “你在胡說什麼?祿山是朕與貴妃的乾兒子,為人憨厚老實,最是忠心耿耿,他如何會反?”

 李隆基想起楊國忠在朝堂上與安祿山不睦的事實,很快便為此事下了定義。

 “定是你與他又鬧不痛快了,是不是?你們怎麼鬧,朕不管。可這次,你汙衊祿山謀逆,未免太過了。”

 李隆基這般寵愛楊貴妃,因她之故,提拔她滿門,按理說,他應該更加偏向身為楊貴妃兄長的楊國忠才是。可事實上,他是很懂得權術平衡之道的。

 就如當初,李隆基那般寵愛武惠妃,在廢黜太子李瑛之後,卻未立武惠妃之子,而是立了不怎麼得他寵愛的李亨為太子。

 武惠妃及其子壽王與當時的宰相李林甫十分親近,李亨卻與李林甫矛盾頗深。

 對於李亨與李林甫明爭暗鬥之事,李隆基樂見其成。

 唯有身邊的寵妃、寵臣與他的繼承人不是一條心,他才能放心地繼續寵愛他們。

 否則,寵妃、寵臣與他的太子沆瀣一氣了,還要他這個皇帝做什麼?

 李隆基這套平衡之道,放在楊國忠與安祿山身上,也同樣適用。

 在李隆基看來,安祿山是個沒有任何根基,只能仰仗他的胡人,他可以放心地對安祿山委以重任。楊國忠則是他寵愛的貴妃的兄長,又慣會討他喜歡,他自然也樂意重用楊國忠。

 他想要重用的兩名朝臣,關係又恰好這般不睦,簡直太妙了。他可以利用朝臣間的種種矛盾,讓各方勢力達到完美的平衡。

 對於安祿山和楊國忠之間的鬥爭,李隆基非但不加以制止,反而放任自流。

 此前,楊國忠就曾向李隆基稟報過安祿山對上不忠。

 李隆基只聽了聽,卻沒往心裡去。

 安祿山出身卑賤,沒有任何根基,可以說是李隆基一手提拔起來的,怎麼會對他不忠呢?他那般信任倚重安祿山,安祿山有什麼背叛他的理由?

 那回,楊國忠是挑著李隆基心情好的時候說的。李隆基縱然不信,也沒有對楊國忠多加苛責。

 但這回就不一樣了,楊國忠直接打擾了李隆基欣賞歌舞的雅緻,還給安祿山的罪名升了級,一副恨不得除掉安祿山的樣子。

 這讓李隆基很不高興。

 看在寵妃楊玉環的面上,李隆基不打算重罰楊國忠。

 他攬著楊貴妃,對楊國忠道:“你好生反省反省吧。說起來,那安祿山是你堂妹的乾兒子,也算是你的半個外甥了。”

 楊國忠:“……”

 並不想要那個外忠內奸的“外甥”好嗎?

 那安祿山就知道奉承楊貴妃,對於楊國忠這個宰相兼國舅爺卻不屑討好,還總是與楊國忠作對。

 對於那種人,楊國忠怎麼可能喜歡得起來?

 尤其這次,安祿山謀反打的旗號還是“討伐逆臣楊國忠”,楊國忠縱使對國事不那麼上心,但他對自己的小命還是十分上心的。

 他見李隆基半點兒都不肯相信自己的話,不由有些急了,朝一旁的楊貴妃連連使眼色。

 楊貴妃遲疑了片刻,卻沒有開口。她對前朝之事向李隆基。

 況且,楊國忠雖然是她的堂兄,但安祿山也同樣是她的乾兒子,每回安祿山進京,都會在她面前賣乖討好,把她逗得十分開心。楊貴妃也不知道,她該站在哪一邊。最終,她還是決定不摻和此事。

 楊國忠見李隆基準備離開了,不由急道:“聖人,這回真不是臣誣陷安祿山,他是真的反了!他的大軍,已經向著關中之地打過來了!”

 他說得慷慨激昂,然而,他的話語,李隆基卻已不願再聽。

 這時,一陣悅耳的聲音從一旁傳來。

 “你叫不清一個裝睡的人的。你們這位好皇帝,如今是徹底只要他的乾兒子,不要大唐的江山了!”

 只見,不知何時,一個身著華麗宮裝的女子站在了門口。

 她的周邊,環繞著一層雲霧,她明豔的五官在雲霧間若隱若現,好似神女臨世。

 楊貴妃和楊國忠看向女子的目光中,不自覺地帶上了一層敬意。然而,雲霧散去之後,女子的面容,卻讓李隆基面色蒼白,汗毛直立。

 “你……你怎麼還活著?不,不可能……”李隆基一邊說著這話,一邊踉蹌著後退。

 最終,他一個沒站穩,狼狽地摔倒在地上。

 李隆基異樣的舉動,也讓楊貴妃和楊國忠倍感莫名。

 什麼叫做“你怎麼還活著”?

 看起來,聖人是認識眼前的女子的,只是,在聖人的認知中,眼前的女子應該已經死了。

 這名恍若神女降世之人,究竟是誰?

 很快,他們心中的種種疑惑就有了答案。

 只見這女子用極為嫌棄的目光瞥了李隆基一眼:“若不是大唐江山就要因你而敗落,惹得老祖宗們紛紛動了怒,你當本宮願意來見你嗎?”

 “當初,你為了奪權,賜死本宮,又殺了不少皇族中人,如今,你對著你那乾兒子倒是大方!”

 楊國忠和楊玉環聽著這話,心中有了底。

 李隆基賜死的人不少,但被他親自下旨賜死的公主卻不多。

 楊國忠和楊玉環知道的,唯有李隆基的姑姑鎮國太平公主,以及李隆基的堂妹安樂公主。

 鎮國太平公主身為武皇幼女,得武皇親自教導,酷好弄權,曾權傾朝野一時。

 安樂公主則是唐中宗李顯之女。這位公主雖然沒在政事上展現出什麼過人的才幹,卻將她的野心直截了當地擺在了檯面上。

 神龍政變後,唐中宗李顯重新登上了帝位。安樂公主李裹兒仗著李顯對她的寵愛,曾不止一次地提出讓李顯立她為皇太女,可惜未能得償所願。李顯對她頗為縱容,雖立她為皇太女,卻也未曾因此而斥責過她。

 待到李顯身故,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欲效仿武皇攬權,與太平公主和李旦等人站在了對立面。太平公主與李旦第三子李隆基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黨羽,擁立李旦為帝。

 因著這份功績,李旦對太平公主這個妹妹極為信任寵愛,朝中大事均要詢問過太平公主之後,再做決定。資源是有限的,太平公主掌握的權力多了,自然就礙了太子李隆基的眼。

 雙方之間漸漸變得劍拔弩張起來,李旦在中間左右端水,卻收效甚微。

 最後,李旦還是選擇了自己的兒子——他不忍心直接傷害妹妹太平公主,但在姑侄二人鬥法最激烈之時,他將皇位禪位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上位後,佔據了大義之名,自然優勢大增。後來,在政治鬥爭中,太平公主敗於李隆基之手,最終被賜自盡……

 這些都是李隆基在位早年發生的事,楊國忠與楊玉環只是略有耳聞,並不清楚其中細節,更無法判斷眼前這位自稱“本宮”的人,究竟是太平公主還是安樂公主。

 楊國忠倒更願意相信眼前之人是太平公主,畢竟,在他們的印象中,太平公主更為善謀,而安樂公主頭腦空空,仗著父母的寵愛嬌縱蠻橫,並未做過什麼值得稱道的事。

 不,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都是已經過世之人。

 眼前的這位公主突然重臨凡世,且又提到“老祖宗們紛紛動了怒”,究竟會給本朝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一時之間,楊國忠和楊玉環有些擔憂。

 這時,朝中大臣們紛紛聚集到皇宮前,求見李隆基。

 他們已經得知了安祿山起兵反叛的消息,此事不僅關係到大唐的江山社稷,也關乎他們每一個人的安危,他們自然迫不及待地想要來找李隆基商量退敵之策。

 若是在平時,李隆基非但不會聽信他們的“讒言”,還會把那些說安祿山要謀反的人通通捆了,交給安祿山處置,以此來顯示他對安祿山的信任。

 可現在,李隆基經歷了“活見鬼”,整個人精神狀態都有些不對了。

 他一聽說大臣們相約求見,便像是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快宣!”

 待李隆基麾下的大臣們踏入宮殿之後,他立刻指著李令月道:“今有亂臣賊子的鬼魂作祟,誰能為朕誅此惡鬼,朕重重有賞!”

 現在,李隆基恨不得把什麼和尚道士全部給安排上。

 只要能將李令月“收走”,對方要什麼,他就給什麼!

 諸位大臣們見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莫名。

 雖說這女子瞧著的確不像是凡俗中人,可她哪裡像惡鬼了?

 唯有一些見過武皇和太平公主的老臣,走上前將李令月的面容好生端詳了一陣,而後道:“是鎮國太平公主,的確是公主本人!沒想到,時隔這麼多年,我竟然還能再次見到公主……”

 他旁邊的一位老臣亦道:“亡魂重臨於世,非吉兆啊……”

 “自然不是吉兆。若非江山將要敗在李隆基手中,若非太宗、高宗、中宗和睿宗紛紛震怒,你們當朕與令月願意再看到李隆基這張臉嗎?”

 一道充滿威嚴的聲音在眾人耳邊響起。

 所有人都看到武皇踏著雲霧看到了他們的面前,仙氣十足。

 無人知曉,武皇和李令月其實都是剛從挖好的地道里爬出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4-04-2514:31:51~2024-04-2701:30:3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如是不歸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當八百里加急的信件被送到長安時,李隆基還在大殿之內與楊貴妃載歌載舞。

 動聽的樂聲()?(),

 美妙的舞姿()?(),

 撲面而來的香氣,都讓李隆基沉醉無比。

 青春靚麗的美人靜靜地依偎在垂垂老矣的李隆基身畔?()??&?&??()?(),

 讓他感到自己像是重新回到了年輕時一般。

 那時的他()?(),

 還是個鮮衣怒馬的少年郎,每日都有用不完的精力。

 不過,少年時代的記憶,對於李隆基來說並不都是美好的。

 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都生活在武皇的高壓之下,他每日都要為自家的前程甚至性命而擔憂,自然沒什麼心思與心愛的小娘子互訴衷情。

 此時,李隆基大權在握,又有美人在懷,他便想好好彌補一下從前的遺憾。

 在美人的笑靨中,他可以忘記自己日益老去的事實,忘記自己不斷流逝的生機……

 當殿外的侍從來稟,道是宰相有要事求見之時,美妙的樂聲戛然而止。

 李隆基不痛快地看著從殿外走進來的人:“什麼事?”

 如果來人不是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只怕此時,李隆基已經將人給攆出去了。

 楊國忠拿著手上的信件,對李隆基道:“聖人,安祿山反了!”

 李隆基和楊貴妃聞言,滿臉都是詫異之色。

 “你在胡說什麼?祿山是朕與貴妃的乾兒子,為人憨厚老實,最是忠心耿耿,他如何會反?”

 李隆基想起楊國忠在朝堂上與安祿山不睦的事實,很快便為此事下了定義。

 “定是你與他又鬧不痛快了,是不是?你們怎麼鬧,朕不管。可這次,你汙衊祿山謀逆,未免太過了。”

 李隆基這般寵愛楊貴妃,因她之故,提拔她滿門,按理說,他應該更加偏向身為楊貴妃兄長的楊國忠才是。可事實上,他是很懂得權術平衡之道的。

 就如當初,李隆基那般寵愛武惠妃,在廢黜太子李瑛之後,卻未立武惠妃之子,而是立了不怎麼得他寵愛的李亨為太子。

 武惠妃及其子壽王與當時的宰相李林甫十分親近,李亨卻與李林甫矛盾頗深。

 對於李亨與李林甫明爭暗鬥之事,李隆基樂見其成。

 唯有身邊的寵妃、寵臣與他的繼承人不是一條心,他才能放心地繼續寵愛他們。

 否則,寵妃、寵臣與他的太子沆瀣一氣了,還要他這個皇帝做什麼?

 李隆基這套平衡之道,放在楊國忠與安祿山身上,也同樣適用。

 在李隆基看來,安祿山是個沒有任何根基,只能仰仗他的胡人,他可以放心地對安祿山委以重任。楊國忠則是他寵愛的貴妃的兄長,又慣會討他喜歡,他自然也樂意重用楊國忠。

 他想要重用的兩名朝臣,關係又恰好這般不睦,簡直太妙了。他可以利用朝臣間的種種矛盾,讓各方勢力達到完美的平衡。

 對於安祿山和楊國忠之間的鬥爭,李隆基非但不加以制止,反而放任自流。

 此前,楊國忠就曾向李隆基稟報過安祿山對上不忠。

 李隆基只聽了聽,卻沒往心裡去。

 安祿山出身卑賤,沒有任何根基,可以說是李隆基一手提拔起來的,怎麼會對他不忠呢?他那般信任倚重安祿山,安祿山有什麼背叛他的理由?

 那回,楊國忠是挑著李隆基心情好的時候說的。李隆基縱然不信,也沒有對楊國忠多加苛責。

 但這回就不一樣了,楊國忠直接打擾了李隆基欣賞歌舞的雅緻,還給安祿山的罪名升了級,一副恨不得除掉安祿山的樣子。

 這讓李隆基很不高興。

 看在寵妃楊玉環的面上,李隆基不打算重罰楊國忠。

 他攬著楊貴妃,對楊國忠道:“你好生反省反省吧。說起來,那安祿山是你堂妹的乾兒子,也算是你的半個外甥了。”

 楊國忠:“……”

 並不想要那個外忠內奸的“外甥”好嗎?

 那安祿山就知道奉承楊貴妃,對於楊國忠這個宰相兼國舅爺卻不屑討好,還總是與楊國忠作對。

 對於那種人,楊國忠怎麼可能喜歡得起來?

 尤其這次,安祿山謀反打的旗號還是“討伐逆臣楊國忠”,楊國忠縱使對國事不那麼上心,但他對自己的小命還是十分上心的。

 他見李隆基半點兒都不肯相信自己的話,不由有些急了,朝一旁的楊貴妃連連使眼色。

 楊貴妃遲疑了片刻,卻沒有開口。她對前朝之事向李隆基。

 況且,楊國忠雖然是她的堂兄,但安祿山也同樣是她的乾兒子,每回安祿山進京,都會在她面前賣乖討好,把她逗得十分開心。楊貴妃也不知道,她該站在哪一邊。最終,她還是決定不摻和此事。

 楊國忠見李隆基準備離開了,不由急道:“聖人,這回真不是臣誣陷安祿山,他是真的反了!他的大軍,已經向著關中之地打過來了!”

 他說得慷慨激昂,然而,他的話語,李隆基卻已不願再聽。

 這時,一陣悅耳的聲音從一旁傳來。

 “你叫不清一個裝睡的人的。你們這位好皇帝,如今是徹底只要他的乾兒子,不要大唐的江山了!”

 只見,不知何時,一個身著華麗宮裝的女子站在了門口。

 她的周邊,環繞著一層雲霧,她明豔的五官在雲霧間若隱若現,好似神女臨世。

 楊貴妃和楊國忠看向女子的目光中,不自覺地帶上了一層敬意。然而,雲霧散去之後,女子的面容,卻讓李隆基面色蒼白,汗毛直立。

 “你……你怎麼還活著?不,不可能……”李隆基一邊說著這話,一邊踉蹌著後退。

 最終,他一個沒站穩,狼狽地摔倒在地上。

 李隆基異樣的舉動,也讓楊貴妃和楊國忠倍感莫名。

 什麼叫做“你怎麼還活著”?

 看起來,聖人是認識眼前的女子的,只是,在聖人的認知中,眼前的女子應該已經死了。

 這名恍若神女降世之人,究竟是誰?

 很快,他們心中的種種疑惑就有了答案。

 只見這女子用極為嫌棄的目光瞥了李隆基一眼:“若不是大唐江山就要因你而敗落,惹得老祖宗們紛紛動了怒,你當本宮願意來見你嗎?”

 “當初,你為了奪權,賜死本宮,又殺了不少皇族中人,如今,你對著你那乾兒子倒是大方!”

 楊國忠和楊玉環聽著這話,心中有了底。

 李隆基賜死的人不少,但被他親自下旨賜死的公主卻不多。

 楊國忠和楊玉環知道的,唯有李隆基的姑姑鎮國太平公主,以及李隆基的堂妹安樂公主。

 鎮國太平公主身為武皇幼女,得武皇親自教導,酷好弄權,曾權傾朝野一時。

 安樂公主則是唐中宗李顯之女。這位公主雖然沒在政事上展現出什麼過人的才幹,卻將她的野心直截了當地擺在了檯面上。

 神龍政變後,唐中宗李顯重新登上了帝位。安樂公主李裹兒仗著李顯對她的寵愛,曾不止一次地提出讓李顯立她為皇太女,可惜未能得償所願。李顯對她頗為縱容,雖立她為皇太女,卻也未曾因此而斥責過她。

 待到李顯身故,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欲效仿武皇攬權,與太平公主和李旦等人站在了對立面。太平公主與李旦第三子李隆基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黨羽,擁立李旦為帝。

 因著這份功績,李旦對太平公主這個妹妹極為信任寵愛,朝中大事均要詢問過太平公主之後,再做決定。資源是有限的,太平公主掌握的權力多了,自然就礙了太子李隆基的眼。

 雙方之間漸漸變得劍拔弩張起來,李旦在中間左右端水,卻收效甚微。

 最後,李旦還是選擇了自己的兒子——他不忍心直接傷害妹妹太平公主,但在姑侄二人鬥法最激烈之時,他將皇位禪位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上位後,佔據了大義之名,自然優勢大增。後來,在政治鬥爭中,太平公主敗於李隆基之手,最終被賜自盡……

 這些都是李隆基在位早年發生的事,楊國忠與楊玉環只是略有耳聞,並不清楚其中細節,更無法判斷眼前這位自稱“本宮”的人,究竟是太平公主還是安樂公主。

 楊國忠倒更願意相信眼前之人是太平公主,畢竟,在他們的印象中,太平公主更為善謀,而安樂公主頭腦空空,仗著父母的寵愛嬌縱蠻橫,並未做過什麼值得稱道的事。

 不,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都是已經過世之人。

 眼前的這位公主突然重臨凡世,且又提到“老祖宗們紛紛動了怒”,究竟會給本朝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一時之間,楊國忠和楊玉環有些擔憂。

 這時,朝中大臣們紛紛聚集到皇宮前,求見李隆基。

 他們已經得知了安祿山起兵反叛的消息,此事不僅關係到大唐的江山社稷,也關乎他們每一個人的安危,他們自然迫不及待地想要來找李隆基商量退敵之策。

 若是在平時,李隆基非但不會聽信他們的“讒言”,還會把那些說安祿山要謀反的人通通捆了,交給安祿山處置,以此來顯示他對安祿山的信任。

 可現在,李隆基經歷了“活見鬼”,整個人精神狀態都有些不對了。

 他一聽說大臣們相約求見,便像是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快宣!”

 待李隆基麾下的大臣們踏入宮殿之後,他立刻指著李令月道:“今有亂臣賊子的鬼魂作祟,誰能為朕誅此惡鬼,朕重重有賞!”

 現在,李隆基恨不得把什麼和尚道士全部給安排上。

 只要能將李令月“收走”,對方要什麼,他就給什麼!

 諸位大臣們見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莫名。

 雖說這女子瞧著的確不像是凡俗中人,可她哪裡像惡鬼了?

 唯有一些見過武皇和太平公主的老臣,走上前將李令月的面容好生端詳了一陣,而後道:“是鎮國太平公主,的確是公主本人!沒想到,時隔這麼多年,我竟然還能再次見到公主……”

 他旁邊的一位老臣亦道:“亡魂重臨於世,非吉兆啊……”

 “自然不是吉兆。若非江山將要敗在李隆基手中,若非太宗、高宗、中宗和睿宗紛紛震怒,你們當朕與令月願意再看到李隆基這張臉嗎?”

 一道充滿威嚴的聲音在眾人耳邊響起。

 所有人都看到武皇踏著雲霧看到了他們的面前,仙氣十足。

 無人知曉,武皇和李令月其實都是剛從挖好的地道里爬出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4-04-2514:31:51~2024-04-2701:30:3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如是不歸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當八百里加急的信件被送到長安時,李隆基還在大殿之內與楊貴妃載歌載舞。()?()

 動聽的樂聲,美妙的舞姿,撲面而]更新,記住[(.)]???*?*??

 ()?()

 青春靚麗的美人靜靜地依偎在垂垂老矣的李隆基身畔,讓他感到自己像是重新回到了年輕時一般。()?()

 那時的他,還是個鮮衣怒馬的少年郎,每日都有用不完的精力。()?()

 不過,少年時代的記憶,對於李隆基來說並不都是美好的。

 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都生活在武皇的高壓之下,他每日都要為自家的前程甚至性命而擔憂,自然沒什麼心思與心愛的小娘子互訴衷情。

 此時,李隆基大權在握,又有美人在懷,他便想好好彌補一下從前的遺憾。

 在美人的笑靨中,他可以忘記自己日益老去的事實,忘記自己不斷流逝的生機……

 當殿外的侍從來稟,道是宰相有要事求見之時,美妙的樂聲戛然而止。

 李隆基不痛快地看著從殿外走進來的人:“什麼事?”

 如果來人不是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只怕此時,李隆基已經將人給攆出去了。

 楊國忠拿著手上的信件,對李隆基道:“聖人,安祿山反了!”

 李隆基和楊貴妃聞言,滿臉都是詫異之色。

 “你在胡說什麼?祿山是朕與貴妃的乾兒子,為人憨厚老實,最是忠心耿耿,他如何會反?”

 李隆基想起楊國忠在朝堂上與安祿山不睦的事實,很快便為此事下了定義。

 “定是你與他又鬧不痛快了,是不是?你們怎麼鬧,朕不管。可這次,你汙衊祿山謀逆,未免太過了。”

 李隆基這般寵愛楊貴妃,因她之故,提拔她滿門,按理說,他應該更加偏向身為楊貴妃兄長的楊國忠才是。可事實上,他是很懂得權術平衡之道的。

 就如當初,李隆基那般寵愛武惠妃,在廢黜太子李瑛之後,卻未立武惠妃之子,而是立了不怎麼得他寵愛的李亨為太子。

 武惠妃及其子壽王與當時的宰相李林甫十分親近,李亨卻與李林甫矛盾頗深。

 對於李亨與李林甫明爭暗鬥之事,李隆基樂見其成。

 唯有身邊的寵妃、寵臣與他的繼承人不是一條心,他才能放心地繼續寵愛他們。

 否則,寵妃、寵臣與他的太子沆瀣一氣了,還要他這個皇帝做什麼?

 李隆基這套平衡之道,放在楊國忠與安祿山身上,也同樣適用。

 在李隆基看來,安祿山是個沒有任何根基,只能仰仗他的胡人,他可以放心地對安祿山委以重任。楊國忠則是他寵愛的貴妃的兄長,又慣會討他喜歡,他自然也樂意重用楊國忠。

 他想要重用的兩名朝臣,關係又恰好這般不睦,簡直太妙了。他可以利用朝臣間的種種矛盾,讓各方勢力達到完美的平衡。

 對於安祿山和楊國忠之間的鬥爭,李隆基非但不加以制止,反而放任自流。

 此前,楊國忠就曾向李隆基稟報過安祿山對上不忠。

 李隆基只聽了聽,卻沒往心裡去。

 安祿山出身卑賤,沒有任何根基,可以說是李隆基一手提拔起來的,怎麼會對他不忠呢?他那般信任倚重安祿山,安祿山有什麼背叛他的理由?

 那回,楊國忠是挑著李隆基心情好的時候說的。李隆基縱然不信,也沒有對楊國忠多加苛責。

 但這回就不一樣了,楊國忠直接打擾了李隆基欣賞歌舞的雅緻,還給安祿山的罪名升了級,一副恨不得除掉安祿山的樣子。

 這讓李隆基很不高興。

 看在寵妃楊玉環的面上,李隆基不打算重罰楊國忠。

 他攬著楊貴妃,對楊國忠道:“你好生反省反省吧。說起來,那安祿山是你堂妹的乾兒子,也算是你的半個外甥了。”

 楊國忠:“……”

 並不想要那個外忠內奸的“外甥”好嗎?

 那安祿山就知道奉承楊貴妃,對於楊國忠這個宰相兼國舅爺卻不屑討好,還總是與楊國忠作對。

 對於那種人,楊國忠怎麼可能喜歡得起來?

 尤其這次,安祿山謀反打的旗號還是“討伐逆臣楊國忠”,楊國忠縱使對國事不那麼上心,但他對自己的小命還是十分上心的。

 他見李隆基半點兒都不肯相信自己的話,不由有些急了,朝一旁的楊貴妃連連使眼色。

 楊貴妃遲疑了片刻,卻沒有開口。她對前朝之事向李隆基。

 況且,楊國忠雖然是她的堂兄,但安祿山也同樣是她的乾兒子,每回安祿山進京,都會在她面前賣乖討好,把她逗得十分開心。楊貴妃也不知道,她該站在哪一邊。最終,她還是決定不摻和此事。

 楊國忠見李隆基準備離開了,不由急道:“聖人,這回真不是臣誣陷安祿山,他是真的反了!他的大軍,已經向著關中之地打過來了!”

 他說得慷慨激昂,然而,他的話語,李隆基卻已不願再聽。

 這時,一陣悅耳的聲音從一旁傳來。

 “你叫不清一個裝睡的人的。你們這位好皇帝,如今是徹底只要他的乾兒子,不要大唐的江山了!”

 只見,不知何時,一個身著華麗宮裝的女子站在了門口。

 她的周邊,環繞著一層雲霧,她明豔的五官在雲霧間若隱若現,好似神女臨世。

 楊貴妃和楊國忠看向女子的目光中,不自覺地帶上了一層敬意。然而,雲霧散去之後,女子的面容,卻讓李隆基面色蒼白,汗毛直立。

 “你……你怎麼還活著?不,不可能……”李隆基一邊說著這話,一邊踉蹌著後退。

 最終,他一個沒站穩,狼狽地摔倒在地上。

 李隆基異樣的舉動,也讓楊貴妃和楊國忠倍感莫名。

 什麼叫做“你怎麼還活著”?

 看起來,聖人是認識眼前的女子的,只是,在聖人的認知中,眼前的女子應該已經死了。

 這名恍若神女降世之人,究竟是誰?

 很快,他們心中的種種疑惑就有了答案。

 只見這女子用極為嫌棄的目光瞥了李隆基一眼:“若不是大唐江山就要因你而敗落,惹得老祖宗們紛紛動了怒,你當本宮願意來見你嗎?”

 “當初,你為了奪權,賜死本宮,又殺了不少皇族中人,如今,你對著你那乾兒子倒是大方!”

 楊國忠和楊玉環聽著這話,心中有了底。

 李隆基賜死的人不少,但被他親自下旨賜死的公主卻不多。

 楊國忠和楊玉環知道的,唯有李隆基的姑姑鎮國太平公主,以及李隆基的堂妹安樂公主。

 鎮國太平公主身為武皇幼女,得武皇親自教導,酷好弄權,曾權傾朝野一時。

 安樂公主則是唐中宗李顯之女。這位公主雖然沒在政事上展現出什麼過人的才幹,卻將她的野心直截了當地擺在了檯面上。

 神龍政變後,唐中宗李顯重新登上了帝位。安樂公主李裹兒仗著李顯對她的寵愛,曾不止一次地提出讓李顯立她為皇太女,可惜未能得償所願。李顯對她頗為縱容,雖立她為皇太女,卻也未曾因此而斥責過她。

 待到李顯身故,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欲效仿武皇攬權,與太平公主和李旦等人站在了對立面。太平公主與李旦第三子李隆基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黨羽,擁立李旦為帝。

 因著這份功績,李旦對太平公主這個妹妹極為信任寵愛,朝中大事均要詢問過太平公主之後,再做決定。資源是有限的,太平公主掌握的權力多了,自然就礙了太子李隆基的眼。

 雙方之間漸漸變得劍拔弩張起來,李旦在中間左右端水,卻收效甚微。

 最後,李旦還是選擇了自己的兒子——他不忍心直接傷害妹妹太平公主,但在姑侄二人鬥法最激烈之時,他將皇位禪位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上位後,佔據了大義之名,自然優勢大增。後來,在政治鬥爭中,太平公主敗於李隆基之手,最終被賜自盡……

 這些都是李隆基在位早年發生的事,楊國忠與楊玉環只是略有耳聞,並不清楚其中細節,更無法判斷眼前這位自稱“本宮”的人,究竟是太平公主還是安樂公主。

 楊國忠倒更願意相信眼前之人是太平公主,畢竟,在他們的印象中,太平公主更為善謀,而安樂公主頭腦空空,仗著父母的寵愛嬌縱蠻橫,並未做過什麼值得稱道的事。

 不,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都是已經過世之人。

 眼前的這位公主突然重臨凡世,且又提到“老祖宗們紛紛動了怒”,究竟會給本朝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一時之間,楊國忠和楊玉環有些擔憂。

 這時,朝中大臣們紛紛聚集到皇宮前,求見李隆基。

 他們已經得知了安祿山起兵反叛的消息,此事不僅關係到大唐的江山社稷,也關乎他們每一個人的安危,他們自然迫不及待地想要來找李隆基商量退敵之策。

 若是在平時,李隆基非但不會聽信他們的“讒言”,還會把那些說安祿山要謀反的人通通捆了,交給安祿山處置,以此來顯示他對安祿山的信任。

 可現在,李隆基經歷了“活見鬼”,整個人精神狀態都有些不對了。

 他一聽說大臣們相約求見,便像是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快宣!”

 待李隆基麾下的大臣們踏入宮殿之後,他立刻指著李令月道:“今有亂臣賊子的鬼魂作祟,誰能為朕誅此惡鬼,朕重重有賞!”

 現在,李隆基恨不得把什麼和尚道士全部給安排上。

 只要能將李令月“收走”,對方要什麼,他就給什麼!

 諸位大臣們見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莫名。

 雖說這女子瞧著的確不像是凡俗中人,可她哪裡像惡鬼了?

 唯有一些見過武皇和太平公主的老臣,走上前將李令月的面容好生端詳了一陣,而後道:“是鎮國太平公主,的確是公主本人!沒想到,時隔這麼多年,我竟然還能再次見到公主……”

 他旁邊的一位老臣亦道:“亡魂重臨於世,非吉兆啊……”

 “自然不是吉兆。若非江山將要敗在李隆基手中,若非太宗、高宗、中宗和睿宗紛紛震怒,你們當朕與令月願意再看到李隆基這張臉嗎?”

 一道充滿威嚴的聲音在眾人耳邊響起。

 所有人都看到武皇踏著雲霧看到了他們的面前,仙氣十足。

 無人知曉,武皇和李令月其實都是剛從挖好的地道里爬出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4-04-2514:31:51~2024-04-2701:30:3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如是不歸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