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買不起也得租一個(第2頁)
而且這裡的倉庫基本上都是英資大公司手裡,以前出租率只有三成的情況下都沒賣,現在房地產熱就更不會賣了。
只租不售。
可以說是有市無價。
這邊除非情況特殊,基本上買不到出售的倉庫。
所以,想要在中環這一帶買倉庫,得靠運氣。
不過往山區或者淺水灣那一帶,倒是有一些倉庫出售。
價格都是在七八十元一平尺左右。
至於王青松所說的龍翔道距離有些遠,對方推薦了九龍的觀塘、新界的荃灣以及香港島的柴灣道。
港島從貿易中轉城市向輕工業城市轉型。
所以這三個工業區的地皮價格很便宜。
而且交通比較方便,主幹道修得都很好。
其他地方的工業區,都是以前批覆的,地段確實好,但是價格都非常貴。
同樣也很少有人出售。
王青松聽完了對方的建議,拿著一張名片出了律所的大樓。
至於名片不是剛剛那個律師的。
而是對方在九龍的一個學妹,只不過是另外一個律所,對九龍新界那邊比較熟悉。
“怎麼弄?”
出來以後,李思辰對著他問了一句。
王青松見狀笑道:“把你妹妹安頓一下,咱們去對面,今天不知道能不能回來,你讓伱妹自己注意點。”
港島很亂。
但是中環這邊住的大半以上都是洋人。
因為在以前這裡是不讓華人過來住的,所以這裡的治安相對來說,是全港島最好的地方了。
當然了,也是相對的。
李思辰自然是答應了下來。
房東交易完,收了錢以後,人直接就跑了,好像說是去玩股票去了。
股票王青松也查過。
也想賺一點快錢。
奈何網上查不到這時候股票的情況,只有一個大概,就是這幾年港島股市熱。
這個他一點都不懂。
自然不會去弄這些東西。
港島的出租車明顯比九龍那邊要多很多。
打個車直接回去了。
安排好李思穎兩人又重新踏上了回九龍的客輪。
回到九龍這邊,按照黃律師推薦的,兩人來到了維多利亞港這邊。
王青松也是第一次近距離地來到這裡。
這裡的房子和對面差不多,非常繁榮,是九龍島和新界最繁榮的地方了。
“這個就是半島酒店?”
兩人路過半島酒店,都是好奇地看了看?
李思辰在那裡對著王青松詢問了一下。
王青松翻了翻白眼:“你問我,我問誰去,我也是剛來,就比你早來了半天而已。”
這話讓李思辰在那裡笑著。
隨後說道:“這好像是港島最高檔的酒店了,聽說裡面最豪華的套件,要三四百一天,普通人根本就住不起啊!”
王青松點了點頭。
確實。
在這住已經是地位的象徵了。
三四百,在港島已經算是很高的收入了,大部分的普通人,都拿不到這個工資,但是也就這一天的房租。
能拿到這個工資的,也就是律師、醫生、司機或者管理層,這些人。
當然了,老闆之類的不算。
隨後開了一句玩笑:“以後有錢了,把這裡當家住。”
李思辰也就當這是一句玩笑話。
繼續向著目的地趕去。
在彌敦道這條路上的一棟寫字樓裡,找到了黃律師推薦的律師:杜婉婷。
對方穿著一身黑色的小西裝,盤著的頭髮,看上去十分的幹練。
一副金邊眼鏡,配著瓜子臉,長得挺好看。
三人相見,知道對方是黃律師推薦的,也是十分的熱情。
把兩人帶到了會客室這邊。
稍微一聊天,就知道兩人是剛剛從內地過來的。
便改粵語笑道:“王先生,我家以前也是內地的,這也是一種緣分呢!”
王青松聽著口音,想了一下問道:“杜小姐,你是上海的?居然能在這當律師?”
這口音在廣交會上聽到過。
“對啊!”
杜婉婷給兩人泡了一杯茶水,笑道:“是的哦~……”
隨後稍微解釋了一下。
聽完以後,王青松明白過來為什麼了。
杜婉婷家裡以前是上海的,其母親以前去英國留學過,後來回來以後,在滬市的女子師範學校教書。
所以杜婉婷從小開始,國語和英語的學習條件都有。
解放以後,他們家就來到了這裡。
所以才能跟得上這裡的全英文教學。
稍微聊了一會,王青松也沒耽誤時間。
將自己的要求說給了對方聽。
那就是在這附近租一個倉庫,距離可以適當地遠一些,不過不能太遠。
小一點沒關係,但是要獨棟的樓。
這裡很多的倉庫,都是在三四層的樓裡。
之所以這麼問。
也是因為港島這裡所有的交易都得經過律所,所以律所基本上什麼事情都幹。
很多人都將消息放在了律所。
也算是變相的中介了。
聽完,他的解釋以後,杜婉婷在那裡思索著。
“二位稍微一下,我去看看!”
說完,起身離開了。
兩人在那裡安靜地等著。
過了一會,對方拿著一個文件夾過來了:“王先生,根據您這邊的要求,我稍微找了幾個,要不你看亦一下?”
將東西放在桌子上,隨後介紹了起來。
“這個是在京士伯山下的一個老工業區,一共兩層樓,單層面積是2250平呎,0.8港元一平呎一個月。兩層的月租是3600港元……這個是在太子道……”
王青松聽完以後,直接說道:“京士伯,是不是油麻地旁邊的那個。”
也就是自己之前和豬肉榮交易的地方。
2250平呎,也有200多個平方左右,不算太小了。
“對,就是那裡!”
聽完以後,王青松輕輕點了點頭,直接說道:“這個地方能不能看看?”
如果是那裡的話,大小不論。
至少隱蔽性非常好。
廠房和廠房之間還是有點距離的。
而且裡面還有綠化,總的來說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