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證件到手(第3頁)
凡是過來的人,只要抓到,除非有親戚過來領人。
不然全都遣送回去。
……
半個多小時,幾人來到了警署這邊。
裡面很熱鬧。
穿著綠皮衣服警察,正在一臉幽怨地對著幾位大媽,被對方給狂轟亂炸。
而警署也有不少李思辰這樣的人。
陳家華帶人三人進去以後,給人遞煙,詢問辦事的地方。
過了一會,對方就帶著他去了一處辦理手續的地方。
在人群裡排隊。
不知道是不是上面有通知,辦手續的人很不耐煩,也很敷衍。
基本上有擔保,直接就給過了。
有照片的,現場辦理,沒照片的,自然是要等幾天。
照片,王青松還是有的。
而李思辰兄妹,來之前也是準備好了照片。
三人的手續辦理的很快。
連錢都沒收,兩人的證件就辦理了下來。
不過王青松看不懂。
因為除了名字是漢字以外,其他的全都是英文。
當幾人拿著東西出來以後,時間已經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
“阿軒!這個給伱!”
出來以後,李思辰將一張紙條遞給了他。
王青松接過東西看了看,這是一張借條。
上面有他的名字和證件上的住址,不過是他舅舅以前火災之前的地址。
畢竟身份證不會因為火災去改地址。
稍微看了一下,點了點頭,將東西給收了起來,也沒有說什麼客氣的話。
李思辰在那裡笑道:“好了,總算是放心了,走吧,我舅母說她一會特地去買一隻雞,回去吃飯去。”
王青松見狀則是搖了搖頭:“吃飯就算了,我還有事情去市區。等有時間我再來看你們。”
他在這裡沒有太多的時間。
自然要去市區看看。
手續既然辦理好了,那他自然也就不會在這裡停留太久了。
來都來了,不做點什麼,總感覺太虧了。
黃遠志的事情,他還是感覺太憋屈了。
他沒有在意一個拉桿箱的專利,畢竟這只是其中一個實用型的專利,以後全球到處都是。
稍微改一下,就能申請。
他想的是其他的。
李思辰遲疑了一下:“這……飯總要吃啊?”
“謝謝,真的不用了,行了,你們去忙吧,對了,這裡哪裡有去九龍的車子?”
聽到這話,李思辰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對著陳家華詢問著。
陳家華聞言自然是將他帶到了汽車站這邊。
火車也有,但是時間週期比較長。
在李思辰的送行下,王青松踏上了去往九龍的大巴車,重點站在九龍尖沙咀。
是九龍巴士的終點站。
一路上,絕大部分都是山區,中間也碰到許多平原相似的平地。
基本上都是荒地。
偶爾遇到一些聚集地,基本上都是木屋,只有停車地方,才有一個類似公社那樣的磚木混合的街道。
出了山區,木屋的數量更多。
荒地也更多了。
這讓王青松一陣奇怪。
港島這邊不是地很少嗎?
這也是導致港島房價低的原因。
可是他一路上來看了一下,大部分的地方其實都適合住人的,為什麼不蓋房子。
沿途,車子停了四十多個站點。
半個多小時的車,加上繞路,一共開了接近兩個小時才算到達地方。
而隨著車子到達城區。
王青松已經分不清楚東南西北了。
這裡的房子說難聽點,和四九城的感覺也差不多。
區別就是,四九城大部分都是四合院,規規整整,而且地勢平坦。
而這裡卻是高低不平。
大部分還都是兩層的老舊樓房。
遠處能看到一些大樓,基本上也都是維持在七八層的樣子,而更遠處的十幾二十多層大廈數量較少。
整個至少來到尖沙咀這一帶,給他的感覺很割裂。
髒、亂、破敗的舊房子和街道。
又摻雜著一些寬闊整潔的馬路,兩邊是新蓋的英倫風格大樓和商鋪。
車子停在了一個車站門口。
王青松就算是再不懂,看著所有的人都下車,他也知道這是到終點站了。
下了車子,站在車站的門口,他尷尬了一下。
好像應該把李思辰給帶著的。
現在他都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而且他的目光也被四周的商鋪給遮擋住了。
來到角落。
悄悄地打開了手機,用離線地圖看了一下。
還好。
就在海邊,挨著天星碼頭附近,往南面是維多利亞港。
悄悄收了手機。
看了看旁邊有飯店,直接走了過去。
先吃點東西一會再看看去哪裡逛逛。
“叉燒飯?”
簡體字是56年的時候才開始推行,那時候他已經上了幾年的學,加上這個字很多都是差不多的偏旁。
看懂自然是沒問題的。
“師傅,給我一份燒鵝飯。”
看別人吃,好像挺有食慾的。
兩塊五,價格好像不便宜。
聽到這話,眾人都將目光看向了他,畢竟這個口音太獨特了。
不過很快大部分都收回了目光。
因為從內地解放以來,一直就源源不斷的有人過來,各地口音的都有。
加上這段時間的逃港大浪潮,也不算多稀罕。
老闆接過錢,點了點頭,說了一句;“等一下!”
這個王青松聽懂了。
安靜的在那裡等著。
而此時不遠處,一雙眼睛則是在他的身上,上下打量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