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初到廣市(第3頁)
吃的非常香。
幾人在那裡閒聊著。
王青松也是安靜的聽著。
吃了一口魚,蔥姜都有,肉還是挺嫩的,上面澆了一些醬油汁。
剛剛聽到這裡魚不要票,他就想到送回內地,或者說做成罐頭。
不過兩人的對話已經給他答案了。
除了特需部門,能有專線送過去,普通老百姓壓根就吃不到,等到了都臭完了。
因為這裡就算是冬天也不是很冷。
至於罐頭廠,都肩負著出口的重任。
最重要的是,海邊的漁民都是吃定量的,現在全國的糧食都不夠吃,他們也好不到哪裡去。
出去幹活都沒什麼力氣。
餓是餓不到他們。
但是想打多少魚,這是不可能的!
他也想到了把打的魚醃製一下。
但是現在四九城的鹽巴都要定量,可見鹽也不是想弄多少就弄多少。
湯是魷魚湯,不過裡面已經沒什麼料了,都被前面的人給抄底弄完了。
一頓飯也能吃飽。
這是現在在全國都不常見的。
吃完飯,刷了碗筷,眾人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裡。
“青松,這鑰匙給你!你晚上就去那邊睡吧,我得走了,科長,我走了啊!”
王青松見狀接過了鑰匙。
而楊科張則是對著他擺擺手:“知道了,自己注意點安全啊!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嘿嘿,知道啦!走啦!”
打個招呼,沈倩就離開了。
“你在這待著,別亂跑啊!我跟老張一起,去認一下場館在什麼地方!認認路。”
楊科長抽著煙,對著他說了一下。
王青松見狀輕輕點了點頭:“行,你去你的,大概什麼時候能到?”
“不清楚,你要去嗎?去的話一起看看!”
王青松想了一下,最後點了點頭。
決定下來,兩人稍微收拾一下,就出了房間,直奔老張那邊。
來到地方,老楊和對方寒暄了一下就一起向著外面趕去。
這次來參加展會的人不少。
中間詢問去廣交會大樓的路,還碰到浙省的人帶隊過去,對方是來過幾次的。
對這裡的路還是很熟悉的。
不過也是相對的熟悉。
轉了兩個彎,找到主幹道,直奔會場的場館。
楊科長走的時候,還不忘拿著一個本子,在那裡寫寫畫畫。
“科長,你記什麼?路標嗎?”
王青松笑著問了一下。
楊科長點了點頭:“嗯,習慣了,一會回來,只要不走錯路,就不用人帶了。”
這話讓王青松尷尬了一下。
回頭看了一下笑道:“這……直通的,就轉了兩個彎,應該能認識吧?”
聽到這話,楊科長也沒有生氣。
笑道:“那你還記得轉彎的地方,你還記得什麼嗎?”
王青松回想了一下,有印象,但是記得不是很清楚了。
“記不得了吧?一會再看幾條差不多的路,一會你就不認識了。”
楊科長笑笑。
將東西收起來和人聊著天。
這批人是浙省紡織工業局下的紡織單位。
56年第一屆開始,就一直參加。
一年來兩次。
難怪這麼熟悉。
細節不知道,但是走主幹道還是沒問題的。
話說,這裡的樓房和洋房是真的多,感覺比四九城還要多了不少!
雖然也是百廢待興的感覺。
一個小時以後,兩人這才算是到達目的地。
從大廈的正門進去,迎面是一尊高7.7米、坐落在6.5米高的底座上的巨大塑像。
塑像的後面是一個1萬多平方米的廣場,中心有一個39米長、16米寬的噴水池。
跨過大廈廣場,迎面是三層樓的中央大廳。大廳高23米,六對從地面直矗樓頂的大柱構成了大廳寬闊的大門。
這是他們能看到的場景。
現在還不對外開放。
根據剛剛旁邊的人介紹,這裡面一共有工業品、紡織品、食品、手工藝品、土特產品5個展館。
去年有全世界一千多家企業,四千多人。
這還是商人的數量。
他們這些參展商人數更多,就是為了這些人服務的。
楊科長安靜的聽著,也是時不時點了點頭。
確實夠隆重。
“你們這幾天出門記得帶證件啊!”
紡織公司的人還不忘提醒他們。
這讓楊科長一陣奇怪。
當聽完解釋以後,楊科長眉頭皺了起來。
因為現在坊間謠傳,馬上就是大y女王的生日,港島那邊要大開三天,凡是能到達港島的,都能直接辦理戶口。
所以現在當地很多人,都往蛇口那邊趕去。
不過這裡來的大部分都是內地的人,在這裡中轉,然後去蛇口。
這對於楊科長來說是不能理解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