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吃大魚兒 作品

第251章,專家都喜歡(第2頁)

 沈曉紅在那裡嘀咕了一句。

 李瑩瑩好奇的笑道:“你知道的還挺清楚的呢!”

 聽到這話,沈曉紅很自然的笑了笑:“是啊,我們大院就有一個人去過,他回來就跟我們炫耀,耳朵都聽出繭子了。”

 李瑩瑩聞言也沒有太奇怪。

 每年參見廣交會的人可是不少人。

 不過能去的,除非是情況特殊,不然的話,去的人都是“自己人”。

 必須根正苗紅。

 王青松則是古怪的看了看沈曉紅。

 隨後沒有說這個話題了,能不能到時候回來試製一下不就好了。

 幾人隨便聊了一會。

 稍微聊了一會,就看到大廳進站口的大門那邊有個穿著軍大衣的男人,在那裡吹口哨。

 順便喊著:“上車了,可以上車了。”

 “走了!”

 李瑩瑩對著兩人招呼了一下。

 王青松見狀拎著兩個人的包向著那邊走去。

 門口有人拿著一個夾子,看了一下票,夾了一個口子。

 王青松跟著兩人檢票,來到站臺這邊,跟著人上了車子。

 車廂裡已經進來一些人,都是坐在靠近走道的地方,走道這邊空著許多的位置。

 車廂裡,車頂燈散發著橘黃色的燈光,座椅、行李架、窗戶都是木質結構,黃黃的木條非常醒目。木質窗戶落下的支撐是齒狀卡榫結構。

 就算是裡面沒什麼人,到那時車廂裡,淡淡的煙味、酸臭味混合在一起。

 十分的難聞。

 “走,去前面看看!”

 李瑩瑩對著兩人招呼一下,向著下一個車站走去。

 王青松疑惑了一下:“這不是有座位嘛?”

 沈曉紅見狀笑道:“這窗戶漏風,坐邊上得凍死人,路上兩天時間呢!這車子,是冬天搶中間的位置,夏天搶邊上的位置,不冷不熱的時候倒是無所謂……”

 聽完以後,王青松明白了。

 跟著兩人去了下一個車廂。

 好在這裡是首發站,人上來的不多,在第二個車廂這邊找到了位置。

 沈曉紅和李瑩瑩坐在一起,靠近過道這邊,而王青松坐在了兩人邊上。

 中間隔了一個過道。

 “好了,剩下的就是等了。等一會人多了,你要想過來坐的話,就過來。”

 李瑩瑩拍拍手,笑著說道。

 王青松點了點頭,安靜的坐在那裡。

 好奇的坐在那裡,四下打量著。

 不過也就稍微看看而已。

 幾個人又是整理行李,又是去接熱水,折騰了好一會,火車這才緩緩的啟動。

 王青松坐在那裡,閒著沒事,對著李瑩瑩問道:“李姐,咱們是去一汽的總部嗎?”

 李瑩瑩笑道:“嗨!我們哪裡有資格去一汽總部啊!他們那邊採購和銷售是分開的,採購部門叫供應處,銷售部門叫銷售處,是處級,不是科級,明白了嗎?咱們廠長過去了都低了人家半級。而且人家負責供應的部門就有二十個。”

 “那咱們去哪裡?”

 “去下面的輔助廠,方向盤廠、工具廠之類的看看。總部那邊的單子,都是汽車工業部和輕工業部對口協調的。”

 聽到這話,王青松輕輕點了點頭:“那咱們過去以後是不是得分開行動?”

 “不用先,方向盤廠是供銷科,在一起的,她談不成,咱們後面也談不成。”

 王青松聞言點了點頭。

 突然,車廂裡的燈熄滅了,只剩下一兩顆電燈散發著微弱的光芒。

 “你們聊吧,我睡一會,這都快十二點了,晚上都沒睡。困死了。”

 沈曉紅打了個哈欠,笑呵呵說了一句。

 隨後緊了緊脖子上圍巾,蜷縮在了一起。

 “我也睡,咱們兩個抱一起,暖和點。”

 李瑩瑩嘿嘿一笑,整理了一下,和沈曉紅依偎在了一起。

 隨後對著王青松笑道:“打水的地方你也認識了,一會會有列車員弄吃的,帶肉的三毛一份,不帶肉的一毛五,不要糧票和肉票,別叫我們了,我

們不吃。”

 聽到這話,王青松點了點頭:“好,你們睡吧,我也睡一會。”

 晚上他也沒睡,現在確實有點困了。

 直接躺在座位上,蜷縮著身子在那裡睡了起來。

 黑暗中,此時車廂裡只剩下少量聊天的聲音,以及火車哐當哐當的聲音。

 ……

 第二天上午。

 配件廠的一群人正在那裡吞雲吐霧的開著會。

 為首的一個人,看著其他人,嘀咕了一句:“你們說說,這紙條是誰放的!到底可行不可行啊!老李,還沒問出來是誰嗎?”

 會議上,眾人圍著一個紙條在那裡說著。

 正是王青松放在機器上的條子。

 李副廠長搖了搖頭:“不知道,問了所有人,都說不是他們,我也在納悶呢!”

 廠長遲疑了一下,隨後對著其中一個人說道:“小馮,你們技術科的人打開機器針對這兩樣東西試試,看看是不是這個問題。”

 對方聞言一陣的遲疑:“廠長,這要是拆開以後修了,專家過來說是咱們弄壞了,整機都要換怎麼辦?兄弟單位又不是沒出過這個事情。這機器兩萬多美元呢!”

 聽到這話,對方也是一陣的遲疑。

 一時間把握不定。

 想了想還是說道:“那就先放放,後面再開會研究一下。”

 這要是整機換的話,事情就鬧大了。

 隨後繼續開會。

 會議很多項目。

 到最後一個內容,便是廣交會的事情。

 短短一夜,已經有一些人出點子了。

 底下的人則是在那裡彙報自己科室的建議。

 聽的上面廠長直皺眉頭。

 基本上都是市面上的各種產品。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現在能出口的產品很多,但是他們廠子沒有拳頭產品。

 不怕重複。

 畢竟去廣交會重複的產品多了去了。

 例如自行車就好幾個廠家。

 經過否定,暫時通過,也選定了一些預備的東西。

 廠長見狀拿著東西說道;“嗯,這個水壺的建議比較可行,咱們是金屬加工廠,這個建議還是可以的。至於剛剛那個什麼做衣服的,什麼狗屁建議啊!沒一樣是咱們單位能生產的。拿出去都丟人。讓我拿什麼臉去申請?……”

 噼裡啪啦的說了一通。

 隨後說道:“其他人還有什麼比較可行的建議……不靠譜的就別提了。”

 楊科長看看在坐的人,便將王青松的產品給拿了出來。

 “廠長,您看,這是我們科室做出來的東西。”

 站起身來,拉著這個東西去了前面的位置。

 “哈哈!楊大嘴!你這什麼玩意啊!”

 一個廠裡大部分都是一個部隊就地專業安置過來的,所以很多領導都是認識。

 有人在那裡笑呵呵說著。

 其他人見狀也是笑了。

 楊科長也有點尷尬。

 這要是被認可了還好,要是不被認可,那就丟人了。

 為了這個東西,他早上還特地去弄了油漆刷了上去,還給之前一截竹子做的把手換了一個好看點的。

 因為他感覺這個東西有希望。

 而且很符合他們單位。

 最多布料需要採購而已。

 “這什麼東西啊!皮箱?”

 廠長看到他拉東西過來,好奇的問了一下,隨後就要拿過去看。

 “哎,老連長,你別摸。這油漆還沒幹透呢!”

 楊科長阻止了一下,隨後說道:“我給你試試看,你看,平時大家出門都拎著一個箱子,又重又累。”

 “楊大嘴,你這是娶了媳婦,身體虛了啊!一個箱子都嫌累啦!想當年咱們扛著鬼子的‘雞脖子’到處跑,那一百多斤,咱們誰嫌累過?”

 (不是歪把子輕機槍,而是鬼子的92式重機槍,重110斤。因為打出子彈的時候發出‘咯咯叫’聲音,被戲稱為雞脖子。)

 楊科長聞言翻了翻白眼。

 “麻子,你以為人人都跟你一樣是個大老粗啊!打仗的時候咱們那是拼命,和現在能一樣。”

 對方確實是一臉的麻子。

 說完,不等對方說話,便對著廠長說道:“老連長,你看,這輪子可以拖著走,不用的時候,可以這樣立在一邊,這個杆子還能伸縮,不用的時候收起來……”

 隨後笑道:“那些洋鬼子可不像咱們苦慣了的,這東西應該能賣的掉。”

 廠長聽完,在那裡琢磨著。

 看了一會,說道:“你這……那些洋鬼子能要?竹竿做的也不結實啊!”

 “做這個小子說了,這東西還要改進,只是讓我們看看這東西怎麼用!杆子可以換成金屬的,還可以把這個杆子藏進布里,然後在這裡做個槽什麼的,把手都能收起來,到時候就好看多了。”

 楊科長說著話,心裡則是在嘀咕。

 你還沒看到之前的樣子呢!

 幸好今兒上午他收拾了一下,不然更見不得人。

 廠長抽了一口煙,又從桌子上遞給了楊科長一根,點了點頭:“是有那麼點意思,人呢?叫過來我問問,聽聽他後面的想法。”

 “哦,他人不在,去長春出差了。”

 聽到這話,廠長皺了一下眉頭。

 剛要說話,門口傳來了敲門的聲音。

 眾人看去,房門打開,走進來一個青年著急的說道:“廠長,工業局辦公室那邊來電話了,德國專家從北汽回城裡了,本來是準備休息的,然後專家突然說來咱們廠子看看設備。”

 這話讓廠長驚訝了一下:“什麼時候的事情,有說什麼時候到嗎?”

 “估計馬上就到了。”

 聽到這話,廠長立馬就炸毛了:“還愣著幹嘛!趕快去啊!孫啟明,快點去接人,散會,散會,後面再說。”

 眾人聞言匆忙的收拾東西就站起來了。

 亂糟糟就出去了。

 這外賓來了,可不能怠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