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壽棺(第2頁)
我也抬頭看了一下屋頂,但並沒看到什麼,屋頂上黑漆漆的一片。
因為農村的土瓦房的建築都差不多的,我們的村裡用的是黃泥土打印出來的大四方泥塊,用生黃泥印好四方塊後就放在田裡曬乾,每塊太約是20寬30長。
而他們這村離我們那裡隔了有50多公里,用的是黑磚,每塊大約是15寬20長,但他們的磚會比較耐用,畢竟是從窯裡經過了高溫出來的。
不過,這蓋房的構造卻和我們鄒家村是基本相同的,屋頂都是瓦的,睡屋上都用木板做隔層,只有一個木頭做的小窗和房門做對流。
所以,就算白天進來也是黑黑的一片。
太師伯從張國力的睡屋裡出來就對張國力說道:我想上這個閣樓看看,我覺得你們屋上面有股陰風往你們床上吹。
張國力聽到這話後,有點驚訝的問太師伯:張師父你是不是搞錯了,我們在這屋裡睡了很多年了,從來就沒有感覺到有陰風吹進來呀!
太師伯看了一眼張國力,張了張嘴想說什麼?最後他也沒有說出來。
過了好一會,太師伯只是輕輕的說了句:沒事,我就是想看看這上面的閣樓,你帶路吧!
“哎”張國力應了一聲後便走到前面帶路了。
他們這上閣樓也和我們那裡一樣,都是在廚房的左邊做樓梯,樓梯底下也是放了一牆壁的柴火。
我們也跟著他上了閣樓,上到閣樓後我看了一眼四周,好像也沒有不一樣呀!
也沒有看到,剛才屋頂上的那些陰氣,我也沒有看出有什麼靈魂之類的東西。
我剛想對太師伯說我沒有看到有東西,卻看到太師伯的眼睛還是往屋頂上看。
我也只好順著他眼睛看的方向望去,這一眼把我嚇了一跳,上面映入我眼的是口大紅棺材。
雖然我不是第一次看到棺材,但這樣看起來還是覺得挺害怕的。
待我鎮定下來之後,也覺得沒什麼了,因為我知道這種風俗,很多老一輩的人都會提前做棺材放在家裡的房樑上。
我曾經和我媽去外婆家時也看到過外婆家的閣樓上放著這樣的大紅棺木,而且外婆家的棺本不是放在房樑上的,而是直接放在閣樓的地板上。
我們走上閣樓便能看到,走過去就能摸得到,但當時我們幾個小孩子看到就害怕,沒有人敢去摸它。
我雖然不怎麼害怕,但也沒有膽量走近去看,更不敢上前摸。
但每次我看到外婆閣樓上的棺木,我都會看多幾眼,所以我看到那棺木上的蓋子是沒有完全蓋上的,還留了一條縫。
當時我很好奇,還問過太奶奶為什麼要把棺木放在家裡?而且人也還沒死,為什麼要預先做好棺木?
太奶奶回我說:她說在農村一般在五十歲左右的人如果有條件都會找一些上好的木頭,給自己做好棺木。
這上好的木頭啊,放的再久它都不會被蟲蛀,而且呀,還越放越光亮,但壽棺是不能把蓋子蓋密的要留出一逢縫。
這樣的話,棺木放長久了,便會有靈,棺靈是會為主人增添福壽的,如果把棺木閉合了,這棺就變成死棺了。
所以,這預先做好的棺木也叫存壽棺,但有了棺靈之後,壽棺的主人必須要隔一段時間給它拜祭一下。
不然,這棺靈要是發怒了,它有可能會讓這個家雞犬不寧,又或者會讓壽棺的主人提早上路。
不過很多人把壽棺做好後,都會選擇放在沒人住的舊家,這樣年輕的一輩就不會感到那麼害怕。
確實沒有地方放也是可以放在人很少去的地方,比如閣樓和房頂上的房梁都是可以的。
但棺木如果放的不好,閣樓下面又住人的話,那就要小心了。
因為時間長了,住在下面的人小事則會體弱多病,大事就會傷及性命。
所以,最好還是把存壽棺放於沒有人住的地方最好。
想到這,我看著頭頂上的這副棺木,難道小寧就像是太奶奶說的得那樣,是這存壽棺影響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