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還債 作品

第459章 謹身殿召見

毫無疑問。

去過遼地的慶皇與許達。

在某些方面,都已經被廣寧城影響到了。

廣寧城對大慶的影響力,如若呼嘯的狂風,任何人或多或少,都將被大慶影響。

就如同今年的京都取暖。

許多富貴之家,都用上了遼地來的煤炭。

真正的權貴之家,還是看不上煤炭的。

他們擁有金絲炭、銀絲炭等更好的選擇。

需求已經不單單是取暖。

好的木炭燃燒,是帶有特殊香味的。

這也是世家大族中,一直所追求的。

世家權貴,理所當然享受著一切最好的東西。

然而相對便宜好用的煤炭。

已經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京都的冬季,很奇怪。”

秦風透過車窗,望著在街道上曬太陽的京都人。

“遼地的冬,是極致的冷,風很烈,能吹的人臉通紅。”

“可衣服穿得夠了,也就能擋住寒風。”

“可京都的冷,穿再多衣服也無用,是鑽到衣服裡的。”

秦風手搭在車內的暖氣上。

京都遼王府的取暖,相對還很原始,採用的地火龍。

這裡的富貴人家,是要分夏天住的,跟冬天住的。

夏天住的地方涼快。

冬天住的地方背風且暖和。

地火龍,便是最好的取暖措施。

在整座屋子的地下,基本都被架空了,形成煙道。

屋子底下放上提前燒好的木炭車,屋子內整個都會變得暖和起來。

秦風有這條件。

京都百姓就沒有了。

雖說煤爐與煤炭都不算貴。

可京都人還是喜歡的節省,能利用太陽取暖,就用太陽來取暖。

“京都人這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生活方式,不是短時間能改變的。”

秦風望著外面,不免感慨。

大慶人,有得是時間,去思索自己該如何更好的生活。

並且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美且良好的生存體系。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雖然生產力相比遼地欠缺,但若論享受生活上,最普通的京都人也是有一套的。

即便是最熱鬧的京都。

也有些過於安靜與無聊,可以慢慢享受時間的流逝。

千年前如此。

千年後基本亦如此。

“大慶沒有任何變革的可能。”

秦風觀望著遠處街道上的行人,如此斷言著。

大慶。

擁有完善的一整套健全生存體系,無比牢固,一旦進行工業發展,其對牢固體系的破壞是無比巨大的。

想要做到潤物細無聲,更是不可能。

除非。

大慶遇到了什麼大災難,新的技術才有可能盛行。

就比如北地嚴寒,才給了廣寧城煤炭發展的機會。

否則讓遼地的煤炭賣到關內,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的事兒。

明明曬曬太陽,晚上家裡人擠一擠,就能捱過去的氣候。

為何還要去花錢呢?

掙錢很不容易。

北方被遼地所影響。

可這京都,依舊無比頑固。

“倒是玻璃在京都賣得還可以,許多店鋪都用上了。”

秦風甚至還瞧見了大型玻璃窗,裡面擺放著皮草衣物,一看價格就不能便宜了。

京都的商戶。

往往都是最有錢的,他們的商稅很低,十里抽一。

而且還有個很大的弊端。

那就是大慶是擁有免稅群體的。

勳貴與大臣,家族治下的農田與商鋪,皆有一定的免稅額度。

如今京都的許多商家,便已掛靠在權貴之下。

大慶稅十里抽一,掛靠權貴,給得要更少。

而且權貴在家裡待著,就能獲得抽傭。

躺著賺錢。

這等於在薅老秦家的羊毛!

大慶如今的財政,是不分內庫國庫的。

所有錢。

都是慶皇的。

但這未嘗也不是慶皇的養士之道。

故意給勳貴們的好處。

短期內不會出現問題,長期下去勢必會尾大不掉,從而影響到大慶朝廷財政的健康。

“父皇太追求藏富於民,將所有的利潤,都給了百姓。”

“久而久之,朝廷必然財政難支,無比虛弱。”

秦風已經看到大慶的未來。

只是積重難返,大慶內還有諸多問題,沒有時間精力去管這些瑣事兒。

封建皇朝延續的最大壞處。

就是除了換個一家皇帝外。

其餘的無論好的壞的,基本都延續了下來。

未來如何發展。

似乎只看皇帝,但最關鍵的,還是一直治理大慶的官員集團。

慶皇。

曾幾何時,也算是官員集團的一員。

只不過慶皇所在的官員,是造反後成立的新朝廷。

只是最後慶皇成為了其中最大的山頭,開闢了新的朝代。

“不要管。”

這終究不是秦風的城。

接下來的日子,秦風就呆在遼王府內,基本整日與許寧兒,或者紅鸞在一塊。

偶爾看看遼地來的報告。

日子過得倒也快活。

有空還可以進宮逛逛。

又到了乾清宮新一茬果子成熟時。

乾清宮的宮人們似乎早有所料,秦風來了後,直接領著秦風去果子好了的地方。

只是今日秦風並沒有吃多少,便見王得水匆匆而來。

“遼王殿下,陛下與太子,正在謹身殿內等著殿下。”

“謹身殿?”

秦風略微愣住。

慶皇召見的地方,往往有著不同的寓意。

乾清宮是住處,往往更自由。

可謹身殿。

代表的就是皇帝。

在那裡談論的,也就是國家大事兒。

“朝堂的事務,本王一概不知,怎麼父皇就召見本王了。”

雖如此說,秦風還是往謹身殿的方向走。

謹身殿那個地方怎麼說呢?

很枯燥無味。

謹身謹身。

就連皇帝,也要嚴謹自己。

慶皇的謹身殿,更是無比樸素,以向天下臣子彰顯慶皇的節儉。

也希望天下臣子,今後能效仿慶皇這般節儉。

“不單單遼王殿下去,其餘三位殿下也派人去召見了。”

秦風有些愣住。

他們一家,很少有能聚在一起的時間。

不是父皇事兒多。

就是太子事多。

嗯。

準確說大哥的時間更少,政務繁忙得不行。

反倒是秦王寧王老五,沒有秦風這麼大的影響力,已經成為京都城裡的街溜子。

平日出手相當闊綽。

看的秦風那叫一個眼熱。

“父皇召我們去謹身殿,出了大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