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隱士 作品

第五十一章 胡惟庸:看來這拯救大明學子思想的重任,還得我來了!(第2頁)

    不過是一幅自己揮毫而就的字而已,論成本幾乎沒有,老前輩開了口,哪還有不給的道理。

    而接過這幅剛剛出爐的《臨江仙》,趙主事也是一邊看著一邊感慨道。

    “趙某昨日裡才聽聞這首詞,初聽之下便心悅不已,自己在家也臨摹了一二。”

    “可惜…趙某的字只能道一聲工整,匠氣十足,配不上這等好詞。”

    “飛白就好,濃淡相宜之間,配上這全篇說史卻半個史字不提的文風,正正好啊!”

    “謝了,替趙某告個假,我得先送去裝裱去!”

    張主事沒想到老前輩對自己的字居然如此推崇。

    雖然他清楚這裡面八成的功勞還是那首《臨江仙》的!

    胡惟庸躲在一旁悄咪咪的看完了全程,心頭那叫一個暢快。

    瞧瞧,在文化人的眼中,一般的字都配不上自己抄來的《臨江仙》了。

    嘖嘖,要是將來馬甲被掀開了,眾人會是什麼表情?想想都好玩。

    最重要的是,這幾天在禮部胡惟庸旁敲側擊的也打聽了下。

    身為考官跟今科學子接觸,有沒有什麼避諱的。

    結果,久在禮部廝混的老官僚們無一不說,此事無礙。

    說白了,人都有個三親六戚的,尤其是官宦人家,家裡、族裡有個正好科考的太正常了。

    那難不成還不回家了不成?

    只要沒洩題,那便無事。

    聽到眾人都這麼說,胡惟庸最後一絲擔心都放下了。

    大家都不擔心,我擔心個屁?

    開馬甲犯法嗎?

    不犯!

    那寫詞犯法嗎?

    那當然也不犯!

    因此,他屁事兒都沒有!

    畢竟,他也不知道這首《臨江仙》短短時間內能火遍應天府啊。

    至於他身為科舉主考官,跟幾個學子結交,那就更算不上事了。

    非親非故的還是大庭廣眾之下,他還能洩露考題?

    排完雷、消去心頭最後一絲陰霾後,胡惟庸繼續心安理得的在禮部摸魚。

    聽著路過的禮部官員時不時的一兩句對於陳近南的誇獎,胡惟庸小日子過得簡直不要太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