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章 故人相逢.心事念念.青天有恨.不與我處(第3頁)
袁承天見狀,剛要轉身而回,忽然嘉慶皇帝沉聲道:“既然來了,又何必要走?”他轉身直面袁承天,當看到是袁兄弟時,很是吃了一驚,說道:“袁兄弟咱們真是無處不相逢!”忽然轟地一響,船底破裂,河水湧入,不出片刻河水已至半船。嘉慶皇帝和袁承天雙雙躍上東西桅杆之上,面面相對。嘉慶皇帝道:“朕一向謹小慎微,不想還是著了賊人的道,這一船綢緞和瓷器只怕難以倖免,全作禮物送於東海龍君吧!”他一向豁達,不把富貴放在心上。袁承天聽他這樣說話,不覺莞爾,剛欲說話只見幾個身穿水靠的人由河裡翻身勾船而上,手中已是長刀在手,陰側側看著嘉慶皇帝。袁承天四下看時不見大師兄傅傳書亦無清心格格,心中不免生疑。嘉慶皇帝道:“朕以為無事,便打發你大師兄傅傳書護衛清心先行陸路迴轉京都,誰想天下究竟是不太平,還有這些殺人放火的奸賊,真是可殺不可留!袁兄弟咱們一起殺賊好不好?”
袁承天不知如何應答,一時左右為難。這時一名水賊揮長刀將這桅杆斬斷,嘉慶皇帝身無所著,只有躍身而下,落在船上,已是齊腰水深。袁承天心想:有福一起享,有難一起擔當,不待另一名水賊揮刀斬桅杆,已身落嘉慶身側。一名水賊見了,哈哈笑道:“生死同難,夠義氣,在陰間你們也不枉做個好弟兄。”
嘉慶皇帝不怒反笑,說道:“朕自承大位已來,多經風浪,多所磨難,豈但怕你們這些宵小之輩,無恥奸賊,說出目後主使,朕免爾等誅滅九族之罪!”一個水賊嗤之以鼻,哈哈笑道:“死且在眼前,還兀自大言不慚,真是可笑之極!”嘉慶皇帝握了一下袁承天的手,道:“袁兄弟你怕死麼?”袁承天道:“人生世間,死又何懼?”嘉慶皇帝擊節道:“好,咱們一起殺賊。”他話音已落,已然提氣換息,右手拿袁承天肩臂,雙雙躍出水面,雙足踩動木板,揮掌向那持長刀水賊殺去。袁承天在木板之上穩住心神,也揮掌劈殺那水賊——因為這些水賊都是多鐸王爺授意那杭州將軍巴顏派遣,所以都是些非奸既惡,十惡不赦的江湖亡命之徒,所以留在世上也是為害人間,不如索性殺之——所謂殺惡人既是行善事!
其實這些人也非泛泛之輩,更兼有備而來,所以嘉慶皇帝和袁承天一時半刻也奈何不了這幾個水賊。其中一個更是叫囂殺了皇帝向王爺處領賞——因為在他們看來,此次志在必得,必要成功,所以說話也不避。嘉慶皇帝此時心中已明瞭,心想:多鐸皇叔你這是迫朕出手,先前我一直隱忍,時時暗示你收手為好,不然到了魚死網破的當須不好看,徒讓外人看笑話;你可倒好,不知悔改,偏要一意孤行,非要與朕為敵,那麼須怪不得朕不顧念親情了。袁承天從背後撤出軒轅神劍,劍訣一張,指東打西,指西打東,劍光到處便是哀嚎,不出片刻便只剩下五六個水賊。這幾人見同伴慘死在袁承天的劍下,便齊吼一聲,向他圍攏來。此時大船盡沒,只有小塊滑不留足的船板漂浮在運河之上。這些水賊常年與水打交道,所以在這船板之上穩於泰山,反而是嘉慶皇帝力不能支,時間一長,便相形見拙,難以為繼。袁承天飛腳踢斷一截桅杆擲給嘉慶皇帝讓他以此為支撐,平衡身體,否則河水湧動,上下顛簸,非跌入運河之中不可。袁承天見他不要危險,便全力以赴對付這幾斤水賊。
其中一個水賊叫嚷道:“你身是袁門少主,為何不趁機殺了這皇帝?你要知道他可是愛新覺羅氏的子孫,當年他們攻城略地奪下漢人江山,嘉定十日,揚州屠城這些大慘事你身為漢人後裔難倒都忘了麼?不世仇人在眼前,你為何不一劍殺了他,報昔年之仇?”袁承天聽了冷冷道:“此一時,彼一時,再者趁人之危焉是英雄所為?那是下三濫小人的作為,不是我輩所為!”這個水賊聽了不覺仰天長笑,說道:“我羅三槐從未聽到如此可笑的說話?你要做英雄,覺得趁人之危是無恥之輩,講什麼仁義道德?試問這天地之間可有公理天道?自古以來還不是弱肉強食,強者得有天下,弱者只有受的份。他們殺人放火時節,跟你講仁義道德?天道公理了?”袁承天心想:這羅三槐所言也是不差,說到神明護佑好人終究虛無縹緲不可盡信,想自己的先祖一生忠義乾坤,一生為了民族大義,倥傯一生,最後卻落得屍骸無存,你說神明在那裡?每每想到此節便悲意叢生,覺得天地之間有浩然正氣?可為什麼忠義總然落得可悲的下場?殊不可解?是冥冥之中的劫數,還是人為作崇?總然不可知!
嘉慶皇帝見這叫作羅三槐的水賊意在挑拔離間,要害自己性命,心想那有這樣容易的事,朕受命於天,選有那樣容易就死了!他看著袁承天,以目示意,要他立下決斷。袁承天持劍對敵,長劍起處,羅三槐肩臂中劍,血流如注!羅三槐目現鄙視道:“好,好的很!”袁承天怒道:“好什麼?”羅三槐悽然道:“以後江湖傳言袁門少主護主有功,不殺滿人皇帝!你猜別的門派會作何想法?”嘉慶皇帝忽然道:“羅三槐你巧舌如簧,意在要袁兄弟殺我?你以為袁兄弟如你一般卑劣無恥的人麼?”羅三槐伸手點了肩臂周遭穴道,不讓血流加快,仰天道:“今日不成功,便成仁,有死而已!”說完手起掌落,頭腦盡碎,就此死去,餘下幾人見首腦已死,也不多想,紛紛自裁而死,義不受辱。袁承天先前還鄙視這幹人忽起偷襲,算不得光明磊落,而今見他們一個個這樣義無反顧壯烈地死去,不由心生敬意,便想將他們屍身聚攏來,待到陸地加以安葬,可是世間有些事總是事與願違,只見運河之中波濤又起,竟有鯊魚遊弋而來,因之有血腥氣味誘來這兇猛的惡鯊。它們一擁而上,將這幾人分而食之,不出片刻只剩骨架,散落在運河之中。袁承天見了,心生憐憫。嘉慶皇帝走來,說道:“你還為這幹水賊傷心?”袁承天道:“他們雖然有時奸詐,可是以死全節義,不愧是個好漢子!”嘉慶皇帝不以反駁,話鋒一轉,說道:“三日前清心和你大師兄傅傳書同回京都,可是她心中依舊念茲在茲,執念欲深。我見她日見憔悴,素面抱顏,便覺心中不忍,當初是我一時失志,讓她嫁與那海查布,以至讓她這一生都鬱鬱寡歡,是朕之過也!袁兄弟你是不是一直都惱恨於朕,怪我做事太過任性,太過荒唐,不可理喻,以至害得清心一生都不得開心顏,讓她在一生中痛楚,是我之大罪人!”袁承天道:“我怎麼會怪你?想我是何等樣人,怎堪擁有清心?況我命犯天煞孤星,一生憂患罹難,禍及周遭至親之人,——所以不想擁有清心!每當蒼穹中有流星劃過,在我內心深處便許個心願祝願她一生喜樂無憂!我……對世上之情也看的淡了,人生一世不過百年,試問世上之人幾人如願?”
嘉慶皇帝見這位袁兄弟悲苦無地,不由念念道:“我問道長此生苦,道長一指笑青天!請問此身誰不苦,此生偏來這世間。此去青天無多路,好教人生念故人。故人已成陌生人,相見成恨淚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