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日進斗金(第3頁)
聽了劉承啟的彙報,武松盤算片刻,道:“這麼說,上次運來的兩車酒麴,能賣出四千兩銀子?”
劉承啟微微驚訝,武都頭真是奇才,這算術也太快了吧?
“武都頭,依照正價,至少四千兩。稍抬一抬價,那就是五千兩”劉承啟道,“那些酒家也是識貨的,現在我已收了近萬兩的訂金,下批酒都已賣出去了。”
“就算清河縣人好酒,也沒有這麼多錢吧?”武松有些納悶。
劉承啟道:“都頭,我叔叔雖去了臨安,但他多年行商,人脈廣博。我動用叔叔的門路,將消息散播出去,現在買酒的不止清河縣,連陽穀、歷亭、棗強縣都有人來。”
武松點點頭,這個劉承啟辦事真讓人放心。又道:“留百十壇酒,我去縣衙打點。還有,抬價,限量。”
古代人做生意有兩個最大的問題,一是戀家,而是反應遲鈍。像李大吉這種能搞到酒麴的人,在山西不在少數,卻罕有人到外地做酒坊的。這就成全了武松,至少在如今的河北省,沒有哪家酒坊能和他抗衡,從現代社會過來的武松太明白飢餓營銷的好處了,局部區域性壟斷也是壟斷,要趕緊利用這個優勢才行。
“咱們得買幾輛大車了,總比租車划算。”武松道,“明天去山西!”
王進和時遷都面露笑意,如此暴利的買賣,就是要趁熱打鐵。他們都看得出來,武松心有鴻鵠之志,絕非池中之物,只等有了財富名望,便要一飛沖天。
“二郎,運酒麴這種事,我自己去就行了。”王進道。
武松想了想,道:“這次還是一起去,回頭招些雜役人手,下次就由哥哥帶著去。”
既然有劉承啟這樣的幫手,不用白不用,武松叫他去木匠鋪定做了三輛大車,又請他幫忙招兩個僕人、兩個侍女,現在的武家與從前不同,需要人手做事,也需要充門面。
忙完這些,武松這才得空回到家,武植仍沒回來,聽心慈說武植與劉寡婦愈加情深意篤,每天都吊著胳膊去劉家餅鋪幫忙,也不怕別人說閒話了。
武松暗自發笑,這是老樹開了花,攔都攔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