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昺十三么 作品

第九章 龜山(第2頁)

一盞茶後,盧林到了出口,是塊厚重的青石板,略微用力推開,沒有什麼阻擋,出來一看,這已經是城牆外了,昨日他還路過此處,再看看那青石板,上面蓋著泥土雜草,白天就算是路過也不會發覺下面是條地道。

盧林走到河邊看了看,附近有些水跡,梁樂的屍體多半就是從這裡拋進漢水了,他沒想下水去為梁樂收屍。估摸這現在寅時過半了,該回去了,若不是那樟木箱的鎖打開了,他就等天亮進城。

回到房間,盧林將鎖復原鎖好,然後想了想,這事可不小,這‘鑽地鼠’是龍頭老大的人,有這麼一條地道,要是起了戰事,那還了得。這發現得想辦法告訴九叔,盧林想到這裡就趕緊出了這屋子。

此時已過卯時,街上已經有了一些早起的人,盧林朝著襄樊客棧而去,途中避開了兩隊搜查的官兵,到了後沒有從大門進去,從後面越牆進了客棧,找到甲三房間,按照九叔說的,他到房樑上找到銅鑰,打開房門進去後打坐了一會,然後睡下了。

睜開眼已經巳時了,盧林翻找了一下,從枕頭下找到了自己的秀才文書,還有一封信,打開一看,是九叔寫的,說是有所發現,這幾天會在襄陽城外的龜山上道觀中暫歇幾日,若是襄陽城的事情差不多了結,讓他過去一趟。

盧林看後想著正好,襄陽城這兩天的情況也要和九叔說一下的,尤其是‘鑽地鼠’的地道以及雲娘和關於龍頭老大的情況。洗漱一番後出了房間找到夥計問了問龜山的位置,不遠,在襄陽城西南,從西門出去約莫四里路左右就可到得山腳。夥計說起這龜山是滔滔不絕,再過八日的三月三,龜山是襄陽城人首選去處,至少有一半襄陽城的人去龜山;這還不算什麼,襄陽城四周南陽、漢陽、江陵、鄧州各州府都有許多人來,更遠的益州、甘州也有人來,香火是極為旺盛。

盧林謝過掌櫃出了客棧,此時沒了面具,是本來面貌,將自己的秀才文書揣在懷裡,信步走到翠軒點了兩個菜吃飯,順便聽聽食客們的議論,昨夜的事情如今滿城皆知了,對於梁樂的生死沒有人說及,只說梁樂從雲夢樓逃走後不知所蹤,談論感嘆梁樂野心不小,而且心狠手辣,殺了青鋒門門主和赤木閣閣主,若他不是意外被發現,還真有可能一統襄陽城江湖成為第二個龍頭老大。聽了半個時辰,沒聽見多少有用的消息,襄陽城沒有封城,只是出城盤查極為嚴厲。

盧林讓夥計打荷了一隻燒雞和兩斤牛肉,用油紙包裹。然後慢慢悠悠的走去雲娘藏身的宅子,銅鑰在身上,但是這大中午的他去開鎖進去不合適,趁四周無人之時,將油紙包裹好的燒雞和牛肉扔到院中,就離開了。找到城內的車馬行僱了一輛馬車去往龜山,他本是騎馬來的,只是當時戴著面具入住的客棧,他如今是本來面目也不便再去客棧取自己的馬了。

出西門的時候,守衛盤查很嚴,都排著隊,等了小半個時辰才排到,進城那邊倒是寬鬆得很。盧林掏出了自己的秀才文書,說是要去洛城,路過襄陽城歇息兩天,又是僱的城內車馬行的車去龜山登山遊玩。守衛沒有為難,讓盧林順利出了城。出了西門,馬車沿路走了不過一刻鐘左右就到了龜山山腳,盧林掏出一角碎銀子,讓車伕在這裡等候,自己獨自上山去了。

盧林在山腳往上看了看,這龜山也不算高,和廬陵城郊的螺子山差不多,五六十丈的樣子,遠處細看這龜山山形有些像一個龜鱉之形態,倒是名副其實,隱約可見山頂處有重簷大頂,看來不是一般的道觀。山上草木青翠茂盛,沿著山路登山,轉過幾個彎便看見一大片道觀。

及至山頂則更是壯觀,迎面是一座大牌坊,上刻【玄武真宮】四個大字,旁邊是數十丈長的紅牆蜿蜒鑲砌在峰側陡巖,中間白玉臺基,玉欄四圍,大殿巍峨凝重,偏殿碧瓦翹角,鼎爐香菸嫋嫋,近百間殿堂、房屋依山取勢,錯落有致。盧林看了看,此間香客有數百人;道觀的道人倒是看不出多少來,但是屋子有近百間,至少有一兩百道人。

九叔信中說到了道觀可先找趙觀主,盧林找人了道人問詢,道人聽說是找趙觀主便領著盧林去了大殿。在大殿偏房見到趙觀主,盧林便說是來見九爺的,趙觀主聽了親自帶著盧林出了大殿後門,走了不過十餘丈來到一處僻靜的小院,看見九叔和一老一少兩個道人正喝茶閒談,那老道人皓首蒼顏,一雙眼睛卻是亮得很,旁邊還有一個青年道士,五官端正,神情溫和,一副溫文爾雅的模樣,看年紀和蘇流差不多。

盧林趕緊上前欣喜的喊了一聲:“九叔。”

趙觀主卻是對著那老道士喊了一聲:“掌教。”

盧林聽得訝異,九叔看見盧林來了,笑道:“阿林,先來見見掌教大人。”

盧林趕緊對著那老道士恭恭敬敬施禮喊道:“晚輩盧林見過掌教。”心中忖道:這莫非是道門掌教?

那老道士仔細看了看盧林,說道:“你就是盧林啊,聽聞過多次了,來坐吧,趙觀主也來坐。”

九叔又指了指那青年道士說道:“阿林,這是你梁師兄。”

盧林頓時有些明白過來了,還沒坐下,趕緊拱手說道:“盧林見過樑師兄。”

梁師兄回禮道:“梁世見過盧林賢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