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驚聞(第3頁)
韓空見人都來了,便讓盧林傳授,還讓盧林端坐在上首,他們都坐在下面。盧林見狀,趕緊說道:“韓師傅,這般不行,就坐在火盆邊說,大家都自在一些。”
眾人聽了都大笑了起來,韓空他們便添了點柴火,分散坐開了。盧林便隨意說了起來,將九叔教給他的觀察一個人的形態動作習慣開始,說到步態的輕重、目光的落點、眼神流露出來的神態、手擺放的位置、兵刃的位置,說到後面還說了不少他當小廝的心得體會,那些察言觀色之法,還有小四的勸解應對之道。
這一說就說了一天,午飯也在這邊吃的,眾人都聽得極為認真,不時有恍然大悟的,拍著腿說果真是這樣,以前真沒注意到這些小細節。說到晚上亥時盧林才回去,韓空他們聽得不過癮,讓盧林第二天繼續來說。
就這樣盧林一連說了三天,期間輪值的回來都是韓空他們跟著講,不明白的再問盧林。說了三天,韓空很訝異盧林那些察言觀色是怎麼來的,盧林不好意思說是自己當小廝的心得體會,都託言在龍城學來的。
正月十二盧林開始準備鑄刀了,先是將陳堂首的蠻刀改進了一下,刀身加長了一些,陳堂首的刀身短和刀法有關,這個當初在零陵城兩人交流的時候說過,加長了能夠事宜大多數刀客使用。盧林用了一天半就鑄造出來了,然後將鑄造經過寫了下來,寫得極為簡單,拆分鑄造工匠也能夠看明白,匠師鑄造個三五次也能夠熟練起來。
接著盧林開始鑄造橫刀了,當初給魏定一鑄刀的時候就是仿製這橫刀樣式鑄造的,刀背加厚了一些,刀尖加銳利,刺殺也如劍一般鋒利,鍛造時更注重於韌度,這刀本是軍中用刀之一,兩軍廝殺,若是韌度不夠,劈砍衝擊不了多少次就容易折斷。這橫刀盧林用了兩天鍛造出來,鍛造完了同樣將鑄造過程寫了下來。
上元這天上午,大掌櫃將盧林和曲風、楊師傅、黃雲峰這些坊裡的大匠召到會客樓,拿出了十餘本記錄奇形異狀兵刃的書籍讓眾人傳閱了一遍,然後講了一天的這些奇形異狀兵刃鑄造,這都是大掌櫃這兩個多月來查閱書樓總結出來,其中有不少是和風大師、莫大匠討論過的。
大掌櫃最後說這些奇形異狀兵刃都是歷年江湖中人突發奇想找到匠師和大匠鑄造然後流傳下來的,都不是江湖中人使用兵刃的主流,也只是讓眾人多見識一下,讓眾人可以多出一些鑄造想法來。這些書籍也都任由大家抄錄留存。
盧林粗略看了一下,大為驚歎,這些奇形異狀兵刃可謂是千奇百怪,什麼杖中劍、傘中劍、拐中刀、棍中劍、簫中劍、笠形旋刃、判官筆帶機括彈射飛針、拄杖錘(杖頭是圓形、方形、稜狀都有,純鐵鑄造)……林林總總有百八十種,盧林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有。
其中有種鹿角刀有點像鑄造過的環了,形體小了許多,盧林對這個略感興趣,還有一種樓蘭刀,西胡那邊的,如今用的人很少,這刀短小如匕首,盧林想著隨身帶一柄在身上也很方便,幾次都在山間行走,剖殺野味若是用這種樓蘭刀更方便順手。還有很多奇形怪狀的兵刃極為少見甚至都失傳了,至於那些杖中劍、傘中劍還有琴中劍這些都是刺殺用的,真正對敵是不行的,只能是出其不意,被人知曉了就沒有作用了。
吃過晚飯,黃雲峰和盧林說去廬陵城看看花燈,去年上元他沒去廬陵城看,只在林戴裡看了看,遠不如廬陵城的。盧林便和黃雲峰一起去找郭文、曉梅帶上章立東去了廬陵城,曉梅本想帶著宗之去的,但是林老闆死活不同意,說過兩年才行。
路上黃雲峰說起白天大掌櫃說的那些千奇百怪的兵刃比較有興趣,尤其對杖中劍、傘中劍這些藏得精巧的製作更感興趣,想研究研究,盧林想著這都是江湖人的智慧,那些奇思妙想對於黃雲峰研究機關術來說很有幫助,也是支持鼓勵黃雲峰去研究,反而和黃雲峰說起曾經給黃雲英鑄造過笛子,裡面藏有飛針之事,黃雲峰聽了便說等百寶箱安排好了讓盧林教他鑄造。
一行五人到了廬陵城也沒有去打擾誰,把馬車停在了鐵匠鋪,然後直接去了半蘇橋,買上了花燈,然後一路放到習溪橋,這時已經是人山人海。放完了花燈再回到南湖橋隨著人群慢慢一路看過燈市,盧林從放花燈開始就想著姜星冉,沒有什麼興致,想著若是伊人在畔那該多好。憶起在升龍城、在永珍、在蘭納的日子,不禁覺得悵然若失。
亥時左右,五人才回到鋪子,章立東高興得很,一路上雀躍歡呼不停。最後回來睡下都已經是子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