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刀成(第2頁)
如今有六個夫子定居在臨江坊了,梅塘劉氏和黃橋楊氏各有兩個,還有臨川的兩個夫子一個姓湯,一個姓晏,也都定居在臨江坊,家人也都接過來了。午筵過後,戴老闆安排漕幫人護送其餘夫子回家,臨川的那個夫子是漕幫臨川分舵的人來護送的。玉寧也被安排回廬陵城了,和【臨江學堂】那些廬陵城的學子一同回去了。
盧林和郭文、黃雲峰他們一起送到臨江渡便迴轉了,下午盧林也沒想去鑄劍了,拉著郭文和黃雲峰在林戴裡閒逛了起來,說起來他回來一個半月了,還沒在林戴裡好好看過,這一圈轉下來,發現林戴里居然也有青樓和賭坊了,不在什麼顯眼處,都在僻靜之處,沒有龍城那般顯眼醒目,郭文說晚上這兩處地方熱鬧得很。
看過後,盧林發覺林戴裡差不多是廬陵城有的都有了,基本上都不缺,小酒肆不少,各地的風味都有一些,各種點心也是都有,盧林都興致勃勃的買了一些嚐了嚐,販賣的物品也是五花八門,比之廬陵城還豐富;還有一些書畫齋琴室樂坊,茶樓還是隻有一個。
盧林他們進去看了看,是朱丹和羅晨在打理,盧林打了聲招呼,三人坐著喝茶聽了會說書。說的是小商河一戰,楊再興連挑雪裡花南、雪裡花北、雪裡花東、雪裡花西四員金國四太子兀朮手下大將,金兵大敗;楊再興乘勝追擊,欲抄近路趕在前面截殺金兵,不料附近的小商河被大雪遮掩,這小商河河水雖不甚深,卻皆是淤泥衰草,被雪掩蓋,不分河路;楊再興單槍匹馬來到此處,不慎誤入其中,猶如跌落陷坑一般,連人帶馬,陷在河內;金兵見狀萬矢齊發,一陣箭雨,可憐楊再興連人帶馬,被射得如柴蓬一般。後人有詩吊之曰:東南一棒天鼓響,西北乾方墜將星。未曾受享君恩露,先向泉臺泣夜螢!
這說書的不知道是哪裡人,但說起這楊再興卻說得清楚是廬陵吉水人氏,其父是楊邦乂,乃是黃橋楊氏之人,與【臨江學堂】請來的楊氏夫子同鄉不同村。盧林三人聽完這段小商河已經是酉時了,給了些幾十文錢便離去了。路上盧林想起這等聽書之事,已經是很久沒有認真聽過了,當日在陽朔是打聽消息,後來再龍城多次去茶樓也是打聽消息。心中感慨不已,回去後晚飯都是在大掌櫃那裡吃的。
臘月二十六午時,韓空回來了,還帶來了姜星冉的回信。韓空笑言姜星冉對盧林關心得很,最初寫了封信給韓空,後來臨走前又給了一封信,盧林心中算了下日子,多半是讓郭文寄去的信姜星冉收到了。三叔問起韓空:“那展二掌派你可曾遇見?”
韓空說道:“三爺,我離去時是臘月十一,展二掌派他們據說還在路上,離神都還有兩三天的行程。”
三叔說道:“大掌櫃前些日子和我說過臨江坊的賞罰一事,我便說讓你和魏定一先去幫上一把。等下你們兩個就去找大掌櫃商議一下。”
韓空訝異道:“三爺,這等事情我和魏定一都沒做過,怕是不好做啊。”
三叔說道:“如今臨江坊聲勢起來了,還沒有什麼太多事情,誰都是從不會到會,慢慢來,你們先管著,等過個一兩年我問問逸兒和晗兒他們誰願意過來,臨江坊終究和他們兩個也有不小的干係的。”
韓空聽了問道:“三爺,那這賞罰之事該如何來做?”
三叔眼睛一橫,說道:“韓空,你平日為人處世還算穩妥,這賞罰之事還需問麼?公道即可。”
韓空聽了趕緊說道:“三爺說的是,韓空明白了。”
盧林急於看信,又到了午飯時間,沒說多久便和韓空離開了。盧林匆匆吃過午飯便回到房中看起信來,第一封信是收到韓空帶去的信回的,【秋水】收到了,也按照盧林信中所說的開鋒見血之法將另一半開鋒了。姜星冉對這劍喜愛異常,更說起用劍感受,也體悟到一絲【人器合一】之說的境況,對於這【秋水】的名字,她也認為很貼切,她將【秋水】給師父李皇極看過了,也說起了自己的體悟,李皇極聽了更是迫切想要盧林鑄劍,準備好了材料讓韓空帶來。
至於盧林說大掌櫃評價【秋水】為天下第一劍,姜星冉認為確實可以算得上是了,姜仲雲的【破曉】她是從小就見慣了的,她握著【秋水】就知道此劍勝過【破曉】許多,前些日子她還握過【破曉】感受不到什麼,這【秋水】能夠讓她感受到一絲【人器合一】就已經很不凡了,李皇極也認為【秋水】當得上天下第一劍。
信中還說了將烈火堂和高憲給的銀票附在信中,盧林將信抖了抖,果然落出那張九萬兩的銀票出來,姜星冉信中笑言:聘禮已收,極為鐘意。這些銀子她也用不上,盧林都回臨江坊了,這些銀子給他和郭文做買賣去用,還可以用來購置一些珍惜礦材。信中後面說及思念之情,感受到盧林的情意,姜星冉留了八個字:思君心切,唯君不嫁。
盧林看完信異常歡喜,尤其是最後四字【唯君不嫁】更是看得心花怒放,恨不得此刻就飛身到姜星冉身邊去。盧林平復了一下心情,盧林打開了第二封信。信中前面說及收到盧林的第二封來信,李皇極想過後也覺得要等到盧林來神都後再幫忙鑄劍,希望盧林洛城之後就去往神都。
然而後面說到的事情卻令盧林心中有些不安。姜仲雲回到姜家和兄長姜伯濤說起二人之事,只是前一日曹長老帶著曹石再來姜家,送了一柄劍,說是三尺溪邵大匠所鑄,名為【碎星】,品質都在【破曉】之上,算是送給姜星冉的見面之禮,姜伯濤收下了。姜仲雲回來聽得此事就覺得麻煩了,和姜伯濤商議退劍,孰料姜伯濤不肯答應,還想要姜星冉回來,去一趟臨清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