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昺十三么 作品

第九十五章 前景(第3頁)

姜仲雲和李皇極商議【人器合一】屬於另闢蹊徑,是一條很不錯的路,值得學習鑽研下去,五大派和五大世家去了臨江坊,所得怕是還不如姜星冉所說,畢竟這姜星冉和盧林兩情相悅,兩人交流更無障礙。李皇極更是對鑄劍熱切得很,寫了一張書緘說了自己定製鑄劍的要求,讓姜星冉寫信帶給盧林。姜星冉本來想早幾日寫信給盧林的,只是等師父寫這鑄劍之事。

姜仲雲十一月十九就回楚州姜家去了,要看看姜季風從臨江坊回來帶了什麼消息,只是似乎還有別的心事,臨別時和姜星冉說,親事他也沒意見,就不知道臨清曹長老後續會不會和她父親姜伯濤再說什麼。信中最後姜星冉說及思念之情,令盧林看了就想直接不管不顧這就去神都。

看完了信,盧林接著又看了兩遍,然後興沖沖的去竹樓找三叔去了。三叔正在伏案寫字,看見盧林滿臉歡喜的過來,問道:“阿林,這般高興,姜姑娘給你來信了?”

盧林說道:“嗯,星冉來信了,說我們的事情姜大俠和她師父都知曉了,都同意了。”說著就將信遞給三叔,最後一頁他收起來了,是姜星冉述說思念之情的。

三叔看過後說道:“如此說來還是不錯,只是這兩天我得了些消息,那臨清曹長老前幾日又帶著曹石去了趟姜家,怕是會有些風波。”

盧林聽得一愣,急忙問道:“那曹長老又去了?又要做什麼。”

三叔斟酌了一下說道:“具體不清楚,不是從臨清去的,是從西南過來的,應該是上次提親後沒有回臨清,去了趟西南。那曹長老與我有些恩怨,應該不知道你的情況,多半還是去求親的,想從姜伯濤那裡得到回應。若是得知我的身份,怕是會有不少風波的。”

盧林急道:“哪有這樣的事情,星冉她不同意,那曹長老豈能做這等事情。”

三叔說道:“阿林,你也莫急,這事也急不來的,都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人家也是堂而皇之去的,你阻止不了的。如今姜姑娘與你同心,多了些阻礙而已。好事多磨,你二人情投意合,你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姜姑娘。韓空去了神都,這會應該已經到了,【秋水】也該交到姜姑娘手中了,等韓空回來再做打算。”

盧林聽了,冷靜下來想了想,自己在這著急也沒用,此去神都兩千餘里,遠水解不了近渴,先寫封信過去,再等韓空回來再說了。

三叔接著說道:“阿林,這事怕是要等你明年去了神都才可解決,你也不能因此亂了心境,該做什麼做什麼,明天一早帶上刀槍隨我去山頂。”

盧林聽了點頭稱是,然後和三叔道別了一聲回到房間。盧林拿出信又仔細看了一遍,接著又拿出筆墨準備回信,想了想,又將李皇極附箋看了看,姜星冉信中說李皇極比姜仲雲還開明,聽聞兩人之事便說同意,李皇極是個好師父,盧林心中感嘆道。

看完李皇極的要求,這鑄劍不難,只是盧林想起那天展二掌派說及【紫電】和【破軍】之時感嘆自己過於託大,忽視了大匠在其中的作用。盧對展二掌派所說不能不引以為鑑。展二掌派是前天離開的,此行回崆峒會在神都停留,而且途中還會去百鍊堂和姜家,自己寫信或許要比展二掌派更早到得神都,到時候讓李皇極和展二掌派交流去。

姜星冉的信中說材料等他回信送來,盧林念著李皇極的態度,便回信說鑄劍最好等他來神都鑄造,材料就不要寄來了,要和李皇極商議其中細節,具體原由,如果展二掌派和風大師到了神都,李皇極可以去詢問。若是沒有遇見,明年端午五大派三大鑄也會齊聚神都說及這些的。關於兩人之間的事情,盧林此時靜下心來了,覺得自己應該多擔當一些,只述說了一番思念之情,不提擔憂曹長老提親之事。至於要發生的事情,該來的總是會來的,有事都等他去神都再說了。

最後盧林想到王文英之事,盧林認為王文英是個有遠見的大才,不提她的狀元策論,就憑她決定去龍城可見一斑了,盧林尤其感念王文英輔導他們三人考過院試,便提及王文英舉家搬遷到神都之事,王長史為官六品,若是可以的話幫忙平調到翰林院去,品級不變,這李皇極身份尊貴,應該是隨手可幫到的。王長史穩定下來,王文英也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

寫完信,填寫地址是按照姜星冉來信的地址寫的,收信人的名字自然是來信用的藍歆。

盧林做完這些便去找郭文,郭文見了訝異道:“小林子,你這很少和人通信的,今日還這般勤快的回信,是什麼人啊?”

盧林笑道:“是那藍鏢頭的長輩來求鑄劍,現在不同以前了,不能輕易開爐鑄劍的,得儘快告訴人家。”

郭文也知曉這些情況,聽了不疑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