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浡泥(第2頁)
浡泥國其地負山面海,地域廣袤有數千裡,是東南一帶最大的島嶼,當初是一國一島,而今一島分為浡泥國和婆利國兩國了,兩國風物相似,男女相貌也都沒什麼差別,男子多是頭髮捲曲,人皆喜著黑色,穿耳附飾,布橫幅以繞腰,其用布粗者為古貝,細者名白赩。
百姓居所屋覆以棕櫚皮,多以竹編貝多葉為器盛食,九州過來的瓷器是富貴人家才用得起的;王族行則駕象,鳴金擊鼓吹,居所用具就奢華多了。物產兩國都差不多,大片龍腦、鶴頂、生玳瑁、孔雀、米龍腦、西洋布、降真諸香,也都是崇奉佛像唯嚴,惡殺喜施。
以前還是一島一國之時,曾經朝貢九州皇朝,後來海運斷絕後,南面有闍婆國勢大,闍婆國是在舊時爪窪之地一國,亦稱莆家龍,浡泥國和婆利國不僅朝貢過闍婆國,還有段時間朝貢須文達那國,須文達那國是滅了幹陀利後強盛起來的。浡泥國海岸由北向南有一千五百餘里,島嶼西南則是婆利國的地界。
南洋這邊都是煮海為鹽,這是天地所賜的,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誠如是也,只是各國釀酒有些不同,浡泥國和婆利國都釀秫為酒,類同九州的米酒水酒,其餘各地,有各種花酒、椰子酒、檳榔蜜酒……等,雖皆非曲糵所醞,飲之亦醉。
這些是盧十九娘說的,以及一些典籍記載的,蘇祿國東南是島嶼無數,小國林立,浡泥國和婆利國這個大島的東南一帶,煙波浩渺,橫無際涯,縱橫有數萬裡其間島嶼更是數以萬計,同樣是小國林立,但有一些國力強盛的先後崛起,各領一時之風騷。
爪窪之地古稱葉調國,後又稱為呵羅單,亦稱陸耶婆提……各種名字稱呼在歷朝歷代的記載中不盡相同,但是所指皆為爪窪這一帶;這裡曾經陸續出現過:訶陵國、沙倫答臘王朝、室利佛逝、幹陀利王朝、末羅瑜王朝……都曾是盛極一時;如今這一帶,東面是闍婆國勢大,西面是滿剌加國、須文達那國勢大。
此間各種教派眾多,以崇奉佛像者居多,還有溼婆教、毗溼奴教、天竺教、婆羅門教……等教派在各地流傳,天竺王朝也曾意圖染指,阿瑜陀耶王朝強盛之時,也都曾擴張疆域到達這一帶,這各種教派就是當初流傳下來的。
各國文字多用梵文,上章表則用九州文,平常言語就混雜得很,梵文、九州言語、西番話語、當地土著話不盡相同;此處西番人也就是各種西洋人總稱,以及天竺人、阿瑜陀耶人、占城、真臘、九州漢人……都有,多是做了海盜,佔據於那些小島之中藏匿,有經過客人船隻,無論是否商船,動輒便掠奪財物,實為大患,卻難以禁絕。
那些九州漢人和陳世亨他們這些九州漢人後裔不同,陳世亨他們是商賈世家,一直都是以商賈為生,傳承至今,這些九州漢人有出眾者,也曾占城為王或建國;更多是淪為海盜了,與其他西番人、天竺人、阿瑜陀耶人、占城、真臘……等地之人,還時常相互勾連,為禍一方,甚至劫掠到了儋州島一帶,當初禁絕海運,大半是因為不堪海盜的劫掠,相繼為亂,海上歲無寧息,朝廷沒有餘力清剿。
盧十九娘也說了說自己一家人遭劫之事,當年也是一大家人做買賣,從浡泥國沿岸行船到達婆利國南端之後,再渡海前往須文達那國,在途中遇見了海盜。盧十九娘不願意多講什麼,只說了個大概情況,盧林也沒有多問。
當初盧十九娘乘船的行程也是盧林他們此次的行程要經過的,若是從浡泥國沿岸行船到婆利國南端,有三千餘里,再渡海到須文達那國則有千里左右,途中有島嶼可停靠歇息,是商船多年經行後的海道,只是盧林不會去往須文達那國,繞行過去也要走一半左右。
從婆利國南端向西南五百里左右,其間有一島嶼可轉停補給,經過須文達那國東北的島嶼,到達滿剌加國,約莫是有千餘里,然後就是一路沿岸行船。在滿剌加國中間,有大城可橫渡八百餘里去往真臘,這是最近之路,也是最為危險的,遇見大風浪可就是船毀人亡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南兩次行船都是沿岸而行,這般行船是最為安穩的,這大海行船,就怕浩渺海面之中看不到島礁,無處可依,遇見大風浪那就是滅頂之災,有島礁就安心多了;若是一直沿岸行船到達橫渡靠岸之處,有三千五百餘里的路程,比橫渡八百里可是遠多了。
盧林只是盤算了時間,已經五月初六了,從浡泥國到婆利國南端就要半月,再到那橫渡之城,同樣是三千餘里,也需半月,這就六月初六了,橫渡過去,這時節是順流只需三天,從那邊到合浦還有四千餘里路,都是順流,差不多也要半月,那就是要近七月了。
還要和姜星冉去往龍城、嘉定、峨眉一趟再返回臨江坊,一個半月若都是用來趕路倒是綽綽有餘了,但要是遇見什麼事情那就有些匆忙了,就這兩月的經歷,誰也不能說這一路就太平無事;只說等到了地方再決定,這還得問問劉士元,讓劉士元占星象看看氣候如何,能夠多個十餘天的時間也是不錯,至少不會那麼趕了。
申時在距離浡泥國岸邊不到百里的小島歇息,再往前走,今日也不可能到得浡泥國,在這裡歇息一夜,明日午時左右就可到得浡泥國地界,這是武南往來過的經驗;此時離天黑還有兩個多時辰,用千里鏡看過,東面還有一更大的島嶼,盧十九娘說這邊海出文螺、紫貝,姜星冉得知後,就帶上盧十七娘,換上水靠一起駕著小舢板去附近捕撈去了。
待到戌時左右,夕陽已經落入海面不見,落日餘暉尚且有些光亮,姜星冉她們三人還沒有回來,盧林覺得有些不對,姜星冉不是如此貪玩之人,這一路上也是捕撈過幾次,正常應該回來了,於是拿著千里鏡朝著姜星冉離去的東面看去,卻是沒有任何發現,於是喊上武南找了兩個水性極好的駕舟往東面找尋去了。
往東行船約莫過了兩刻鐘,天色還沒有完全黑下來,不用千里鏡就能夠看見東面的島嶼了,但是盧林透過千里鏡,竟然看見岸邊有人相鬥,隔得有些遠,看不真切,多半其中就有姜星冉了,盧林心中大驚不已,這裡渺無人煙竟然還有高手,而且肯定不弱於姜星冉,頓時連忙和武南他們駕舟拼命往東岸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