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登島(第3頁)
若是從此處陸地翻山越嶺過去,大概有百里左右的路程,只是這百里騎馬都至少要兩天時間,愈是往山裡走,都是野草雜樹,路是沒有的,比昨日他們走的這段路更難走數倍,曾經有人尋到土著帶路走過,千辛萬苦的走出來,許多地方不能騎馬前行,實在是苦不堪言,然後就再也沒有人去翻山越嶺走過了。
一般都是從海上行船過去,去往西岸則遠了一半多路,有一百五六十里,但是順流消不得半天,逆流也只需要一天,往來一天半差不多就夠了;去往東岸則是二百里左右,無論去西岸還是東岸,頂多兩天都是夠了的。
此時已經過了巳時了,盧林說道:“趙老闆、楊老闆,你們帶著人都回去,留下一艘舢板在這裡就可以了,我就在此處看守這兩人,等候你們過來,順便觀察有沒有人過來。”
趙老闆說道:“主公,我也陪你留下,老楊帶人回去即可。”
楊老闆也是同意趙老闆說的,盧十七娘也說留下陪著盧林,其餘人不僅水性不錯,也都是會駕船的,少了三人,又是順流,就算是下午動身,再慢明天天黑之前可以回到小島。這邊西洋人存放的肉食不錯,盧林讓他們帶上一些在船上吃。
奪下了這處地方,算是首勝了,盧林也是高興,一番爭鬥,那十二人消耗也是不少,盧林用那些肉食炙烤了一番,眾人都吃得讚口不絕,然後收拾了一下場地,十五人就離開了。
那兩個西洋人捆綁起來扔進了木屋,盧林仔細看起了那些西洋人的兵刃,外形上看似乎不好看,但是都很實用,那些刀劍鏜的設計都很別緻,倒是可以借鑑一番,單刃斧看著有些醜,但是更具殺傷威力,刃口鋒刃得很,破甲的效果也很不錯。
那些盾牌則是更為能抗擊打,藤盾是遠不及的,這些盾牌不僅是寬大,背面有條皮帶,可以挎在肩上,用起來整個人都能蜷縮躲在其後,使用起來極為便捷,盾牌到時候盧林和姜星冉可以攜帶著用,衝鋒之時可以抵擋火繩槍、弓箭的射擊,近身後可以隨後捨棄。
木屋內還有三枝千里鏡、幾副弓箭、幾面盾牌和十枝火繩槍,火繩槍西洋人都沒來得及使用;發現盧林他們襲殺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用不上火繩槍了,盧林試了試,似乎比陳世亨那日帶過來的火繩槍更好用一些,多了十枝火繩槍也是好事,到時候在槍陣中多一些威力。
還有一柄劍是從木屋房間裡發現的,不知為何沒有人拿出來使用;盧林仔細看了看,劍柄約莫是劍身三成長,此劍柄可雙握也可單握,前端劍尖收窄變得很細很尖銳,兩面開刃,中間有凹槽,後半段寬大,厚重不開刃;雙手握劍則可以如寬劍一樣劈砍、斬擊,單手握劍可以如細劍一樣突刺;在劍柄尾部還鑄造了一個小鐵球,不知是作何用。
琢磨了半天,盧林覺得這劍柄的小鐵球怕是用來擊打,有錘擊的效果,然後想了想,又用盾牌一起配合,好像也是不錯,但是不能完全發揮出此劍的效用,最後盧林想了各種用法,想到騎馬用這樣的劍廝殺更為合適,沒有了坐騎,還可雙手握劍劈砍;再看了看其餘劍長的比例,這劍多半是那西洋高手用的,應該是按照身量來定製的。
趙老闆說這些劍的形狀有些像西洋人崇尚的一種配飾,是放大了數十倍的,幾乎個個西洋人都會在脖子上掛著一個類似十字架的物件,在蘇祿王城也有禮拜寺也都見過那些雕塑有這種物件,盧十七娘也說是這樣的,那些西洋人在禮拜寺內禱告時,喜歡喊著什麼“主啊主的”。
盧林聽得趙老闆和盧十七娘說及的這些,不明白,樣式他看不上,就沒去再想了,但是這些西洋兵刃都有可以借鑑之處,可以帶回臨江坊去慢慢琢磨,年底三大鑄兩年一次聚會交流,這次是在臨江坊了,到時候三家一起來研究就是。
更多時間盧林都是在琢磨這些武器的招式和用法,提前做一些準備,等到大戰之時,肯定會是一番惡戰,能夠多瞭解一些就儘量多瞭解一些,勝算也多一些。
此後三日白天,三人都是在海灘邊的蔭涼處閒談說著話,隔著半個時辰就用千里鏡張望一番,盧林和趙老闆聊及了他們這些漢人後裔的過往之事。
趙老闆也很坦誠,他們這些漢人後裔都是商賈后代,更多的傳承了商賈之道,在蘇祿買賣一直做得很好,養成了貪圖利益者居多,以致於被西洋人聯手蘇祿國主排擠打擊到如此地步,縱然他們人數有十餘萬人,遠不是這千餘西洋人可比的,最後到如此境地也是咎由自取。
趙老闆話語中的意思,頗有些知恥而後勇的味道,也是因為盧林過來激發了他們的勇氣,這二三十年來的日子,相比以前真可謂是苦不堪言,在蘇祿國除了他們聚集所在的大城好一些,其餘各城的都是低人一等一般。
說到了後面,趙老闆信心愈發膨脹了起來,見識過了盧林的身手,篤定此次一定能夠擊潰西洋人奪下這島嶼來,這島嶼荒涼,只有一些土著生活,更是大膽的說可以在這島嶼立國,尊盧林為王了。
盧十七娘聽得此言,開始是驚訝不已,但隨後也是附和趙老闆說盧林當可以如此,她也可以讓親人盡力幫忙;盧林聽了不置可否,只是說海運開了,來往會越來越多,這些事情以後再說,如今還沒有拿下這島嶼,拿下了島嶼也要先守住再說,他會回去告訴朝廷此事的,儘快安排人過來協助防禦。
趙老闆再說及先人的情況,雖然說他家祖籍是番禺,那是兩百多年前的事情,但是再往前可不是番禺人氏的,是從番禺北邊過來的,還不是江右,可能是韶州南邊附近,聽得這些,盧林想著趙師嫂好像是那邊的,不知是不是一大家的,等回去問問趙師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