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戰陣(第3頁)
看到這裡,盧林感嘆連弩製作之法失傳了,也不知道黃雲峰在機關坊研究得如何了。
魚麗之陣是在戰車為主的時候是很受推崇的陣法,比較出眾的還有三陣、五陣之名的陣法;魚麗之陣先以戰車衝陣,步兵環繞戰車疏散對形,可以彌補戰車的縫隙,有效地殺傷敵人。如今已很少有用這種陣法了,但是為將者不可不瞭解一二,魚麗之陣看似戰車衝陣,其實還是以步兵分勝負;如今步兵以寡鬥眾,弱勝強者,大多都是以三疊陣、鴛鴦陣以及連環陣為多了。
三疊陣和連環陣都是在鴛鴦陣的基礎上衍變出來的陣形,都是小陣形;鴛鴦陣十二人為一陣,最前為兩個盾牌手,後面跟著拿長戈兩名、再後面是四個長槍手,最後是四個拿短兵刃的還攜帶弓箭,作戰時以盾牌防護敵方射來的利箭,慢慢移動靠近敵人,其餘人躲在盾牌手後面,再以長戈為進攻主力,以橫掃為主,然後長槍取敵性命,四名拿短兵刃是防止敵人進身攻擊過來保護使用長戈和長槍的,同時會射出箭傷敵,也可以在敵人潰敗時向前帶隊進攻追擊。
撒星陣則借地勢破騎兵衝擊之陣,隊形佈列如星,分合不常,聞鼓則聚,聞金則散。騎兵至則敲鑼散開避讓,一軍分為數十簇;誘惑騎兵隨而分兵來追,此時則又擊鼓而聚兵,士兵再聚攏起來,猛力撲擊敵人,並用刀專砍馬腿,此以分兵破其併力之法也。
書後面海還記載了一種叫做,平戎萬全陣的陣形,說是以不變應萬變前後左中右五陣結構,五大陣之下再分小陣,核心為中軍三個步兵方陣,左右前後四大陣則為純騎兵陣,每大陣分前後小陣,前軍陣負責探路、應敵為主,左、右軍陣陣負責包抄,後軍陣負責殿後和防禦敵人偷襲。
這個平戎萬全陣是以步兵為核心的防禦陣,看似強橫,最初用出來的時候勝過胡人幾場,然後沒多久被胡人騎兵破了,囿於其不變應敵之法出了問題,任何陣勢都要隨時根據戰勢隨時變化的,有些可惜了,只是根據這平戎萬全陣,許多精通陣法之人推測應該是出自諸葛八陣,卻是殘缺不全才被胡騎輕易破了。
八陣圖已經失傳近千年了,世間只有八陣圖的傳說,杜工部曾有詩【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在夔州還有八陣圖遺址,聚細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圍,縱橫棋佈,排列為六十四堆。
書最後推測諸葛八陣是將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行之陣、雁行之陣、鉤行之陣、惑陣進行改變之後組合於一起的大方陣,每個八陣都具有八個小陣分佈在中央的中陣四周的八個方向上,八陣的中央是大將和金鼓旗幟所在,前排為弓箭手,中間為長兵器手、後排為短兵器手,任何方向遭受攻擊,整個大陣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一處遭到攻擊,兩翼相鄰的陣可以自動變為兩翼,保護支援遭受攻擊之陣。
此陣為組合防禦之陣,後世名將名帥精通陣法之人都研究過,但失去了陣圖,始終不得要領,六七百年前的平戎萬全陣,應該就是其中一種嘗試模仿,諸葛八陣要保持陣型的完整,陣中士卒需長時間配合訓練才可做到,這種防禦之陣的缺點是不夠機動靈活,防禦極為有效但不能攻出去,只能殺死衝進陣來的敵人。
盧林算是粗略看完了這本陣書,也算是略微有了一些瞭解,最前面說的凡陣有十:有方陣,有圓陣,有疏陣,有數陣,有錐行之陣,有雁行之陣,有鉤行之陣,有惑陣,有火陣,水陣;這些是總綱了,後面的那些陣都是從這裡出來的,而且這前面八陣也是跟著戰鬥的變化而衍變了的。
列兵佈陣,無非就是攻或者守,全軍而動就是大方陣了,有進無退,若是敗了則是沒有退路的,一般很少有慘敗之說,都是實力相當才會對攻,勝是慘勝,敗是略輸一籌而已,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突破進攻則的錐行之陣應該是用得更多的,防禦就是圓陣了,這三種陣形是用的最多的。
疏陣和數陣人多人少的時候不同陣勢,雁行之陣、鉤行之陣都輔以弓箭手更為有效。雁行之陣作為進攻之陣時金、鼓和中軍殿後,兩翼為主攻;防禦之時,金、鼓中軍被團團保護住,以防被攻擊;鉤行之陣則是前面是方陣,金、鼓和中軍被兩翼護住,這兩種陣以及一些組合之陣,金、鼓、角三種發聲器要齊全,五種顏色的旗幟必須齊備,要讓自己的士兵能辨別本軍指揮的聲響號令和指揮旗幟。
這就要對旗語很瞭解了,盧林看到這些,就想著明天會不會要列陣了,之前學的旗語和手勢手語那就都要用上了,自己旗語記得不牢靠,晚上看來還要再多看幾遍了;不然明天列陣訓練後,這旗語出了岔子實在是說不過去了。
至於惑陣,多數都是虛張聲勢,戰事不利撤退之時,以此陣迷惑敵軍,掩飾大軍撤退,或是戰勢需要之事大張旗鼓吸引敵軍主力來攻,以換取更大的勝利。這就是常用的八陣了,諸葛八陣究竟如何如今是無人清楚,都說是這諸葛武侯根據這八陣推演出來的,也不是沒有原由的,只是這已經過了千餘年了,兩軍交戰已大不同與以前了。
這書前面是按照典籍記載的十陣寫的,主要是前面八陣,這是根基,後面寫的則是八陣相應的各種改變,八陣的根本是沒有變,就是佈陣之後變化不少,其中變化最大的是方陣,以前的方陣是以戰車為主,自然是有進無退,一退就亂了,如今的方陣都是以騎兵為主了,可以退,要有序的退,前軍變後軍殿後,後軍變前軍的退,這樣才不會出現一退即潰的情況。
至於其它八陣之外的陣也都是根據八陣衍變來的,都在改變,為了更好的在戰場上更好的發揮作用,至於若是平戎萬全陣,盧林想著此陣被胡騎所破,就算是和諸葛八陣區別不大,但不做改變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