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族譜(第3頁)
午時左右,看到朱興宗和漢王大戰,次年漢王次子出降;其實當時徐真逸勢大得很,還佔據了西南大部,有明氏領軍,在漢王殺害徐真逸後,明氏得知此事,便移檄四方曰:謝氏弒逆其主徐,當討之。同年明氏也稱帝。
漢王在和朱興宗剛開始相鬥之時,同時西南也和明氏相鬥,冶城、南劍州陳氏也趁機攻打漢王,奪取了汀州一帶,隨後又完全佔領了越州一帶;鄱陽湖水戰是在朱興宗立明月朝前五年,漢王身死第二年,漢王次子降朱興宗,被封侯。
朱興宗徹底滅了漢王后,又用三年時間滅了誠王,隨即攻打方氏,同年方氏私鹽販子歸降,又繼續揮師南下,攻打陳氏,次年滅了陳氏,立明月皇朝;在誠王兵敗被俘身亡那年,西南明氏在同年春天就病故了,其子十歲繼位。
明月皇朝第二年,朱興宗先是遣使勸降,明氏其子不從;朱興宗不以為患,先是北逐胡人出了九州後,於明月皇朝第四年派大軍征討明氏,明氏遂降,其繼位之子被封侯。
明氏其子和漢王次子,兩人的父親本都是在徐真逸麾下共事,先後都稱帝,還互相廝殺,如今這二人都是降帝,反而同病相憐,在京都屢有怨言,朱興宗聽聞後說:“此童孺輩言語小過,雖不足為怪但恐為小人瞽惑,不能保始終,宜處之遠方,則釁隙無自生,可始終保全矣。”於是將二人打發去了高麗。
看到此處,盧林愈發認真看了起來,明氏其子在高麗娶妻生子,但不到四十就死了,其後人倒是都在高麗為官,就此在高麗開枝散葉了;漢王次子卻是窮困潦倒,卻比明侯活得長了二十年左右,娶妻李氏,記載有一子,散落在高麗民間了,但又有傳聞說有兩子。
再往下看,此事不能確認,只是懷疑有漢王部下餘孽帶走了一子;記載有說起漢王當時有有四大家臣,分別是陳氏、覃氏、張氏、趙氏,是陳氏、覃氏暗中帶走了一子;陳氏、覃氏、張氏、趙氏在漢王身亡國滅後,曾經刺殺過朱興宗未果,朱興宗在世之時曾經派人追殺過這四家人,滅了張氏、趙氏,陳氏和覃氏不知所蹤。
朱興宗駕崩後,明月皇朝高宗繼位後,依舊繼續追查過此事,但都沒有結果,待得高宗駕崩後,此事就漸漸淡忘了。盧林回看朱興宗那句話【恐為小人瞽惑,不能保始終,宜處之遠方,則釁隙無自生,可始終保全矣。】想著怕是真有其事了。朱興宗能夠戰勝漢王,對漢王肯定是極為了解的,朱氏族譜記載此事應該當時是有根據的。
盧林再看這陳氏和覃氏,忽然想起八寶閣百餘年前叛逃的師徒二人,覃化和陳炳德,姓覃姓陳,莫非就是這覃氏和陳氏後人?覃化收養陳炳德,難得是漢王這個不見記載的孫子被陳氏和覃氏帶走了,然後改姓陳了?
想到這些,盧林隱隱覺得似乎有可能,三叔讓他來查看這些,莫非是在臨江坊看過書樓的八寶閣典籍記載有所發現,知道有這麼個事情但是不詳細?盧林出去喊那弟子送來紙筆,記錄下了這些,然後接著看了下去。
後面主要是去看關於誠王的記載,之前三叔寫的紙箋只是說了誠王妻子劉氏在城破後,積柴薪於樓下,令人縱火焚樓,劉氏自己則是自縊而死,當時誠王二子年幼,清掃場地未曾發現幼兒屍骸,問也不知所蹤。看朱氏記載也是這麼說的,但是後面還有一段推測。
誠王有一月妃,性格明敏,姿容妙麗無雙,天賦奇才,自幼從其母學,能誦經史百家之書,精於占卜與醫術以及兵法陣道;並屢次為誠王預言福禍而應驗,時常勸諫誠王要嚴明綱紀,約束軍士將帥善待百姓;可惜誠王兵敗被俘前,月妃已經身亡了,如何死的,原因不詳,但月妃其母尚在,最後也不知所蹤,朱興宗懷疑劉氏是將二子託付給月妃其母,變幻了容貌,帶著兩個孩子就此出城,然後逃匿於民間。
記載中對於月妃還有一番解說,當初韓劉起事,被尊為明王,然失敗明王身死,立其子為小明王,而明王曾經給兒子定過一門親事,就是這月妃,據說若是小明王這邊得到月妃幫助,韓劉這邊不會出現趙大禍亂之事而落敗,也就沒有後面朱興宗什麼事了,只是不知為何月妃早早落入誠王之手。
這明月皇朝之名也得自於這明王月妃之說,至於月妃身死的原因,誠王被俘後也沒有問出來,朱興宗圍困誠王於城中八月有餘,也是想得到月妃,對外宣稱是為小明王尋回月妃,具體怎麼想的就不知道了。朱興宗滅了誠王后,懷疑月妃其母帶著的誠王兩個幼子之中,年幼的那個是月妃所生,只是直至朱興宗駕崩也沒有結果。
記載中說及誠王能夠成事,是因為得到月妃之故,若非月妃助誠王,誠王早就敗於胡人之手了,月妃最初是跟隨在誠王母親曹氏身邊的,曹氏發現月妃才能不凡,於是告訴了誠王讓誠王啟用月妃,月妃是東海人氏,有先人曾做海運買賣,來往扶桑高麗之間。
雖然月妃的才能沒有具體事例記載,但是朱興宗一直追尋,朱氏族譜鄭重記載了下來,應該不會有什麼疑問。月妃是在誠王這邊,誠王沒有對外說過,就是被俘到身死也沒說過月妃之事,看來還有隱情。月妃姓李,其母姓金。
至於月妃亡故的時間,朱興宗推測可能是漢王被滅那年,原因是月妃若在,必定不會坐看漢王被滅,當初誠王派軍突襲蓼城,令朱興宗首尾不能兼顧,若是在和漢王鄱陽湖大戰之時,再出兵,那真不知道會是什麼結局;至於誠王突襲蓼城是為了幫漢王,還是月妃為了小明王之故,或者二則兼而有之,如今都死了,誰也不清楚了。
盧林看完這些,想不出什麼來,老老實實的抄錄了下來,明天寄送給十三姨去,對於覃化和陳炳德的猜想也打算寫在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