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昺十三么 作品

第四十二章 刻印(第2頁)

 刻印了三千本,若是都賣出去了,那就至少三千人會去學這【直指數算統宗】,若是加上借閱的話,算起來了應該是五六千人以上,那就是有五六千人會這【直指數算統宗】了,你要開錢莊,招的朝奉、夥計都是必須會這些的。

 你在廬陵郡江右一帶多賣一些,以後你招人的時候也容易多了,一個學了【直指數算統宗】的朝奉和夥計對你開錢莊有多大幫助,就這些,郭文,你可曾想過?豈是這三五兩銀子可比得了。”

 郭文聞言一愣,想了想,說道:“文英,你說的極是,我未曾想到過這些。回頭再印五千本在廬陵江右賣二兩銀子一本。”不說錢莊僱個朝奉一個月至少要十兩銀子,一個夥計也要三五兩,就那些買賣鋪子招人,掌櫃夥計若是都會這【直指數算統宗】,省事還放心。

 王文英笑道:“郭文,你這反應還真不慢啊,真是個會做買賣的。”

 郭文聽得王文英誇讚他,有些不自然的說道:“範先生說的沒錯,我是眼光短淺了。”

 王文英說道:“盧林若是做買賣怕是不如你的,但是看得比你遠一些;崔姑娘呢?她不是管著江右商幫的麼?她應該知道這些的啊。”

 郭文說道:“去年和我小林子在神都遇見個很有眼光的高人,有意栽培一些人學習商賈之術,崔姑娘帶了二十個人去神都取經去了。”

 王文英好奇問道:“崔姑娘去神都了?是個什麼樣的高人?”

 郭文於是將去年中秋李兄的見解說了說,盧林適當補充了一些,並說及【貨殖列傳】、【食貨志】、【鹽鐵論】、【天下郡國書】、【商覽】這幾本書也都是李兄借閱給他的;郭文更是坦言若不是後來李兄給他們分說,就那些話他們三個還真不能完全明白,當時就認為得王文英和崔子芊才可以應對。

 王文英聽後頗為讚賞的說道:“你們說的這李兄是個胸有丘壑之輩,他是什麼來頭?我在神都可未曾聽說過。”

 盧林說道:“是星冉的朋友,來歷我就不太清楚,可能是陽邑那邊的。”

 王文英說道:“陽邑離神都不遠,又是晉商發源之處,號稱是旱碼頭,這人若是出自陽邑也是拔尖之人,是得崔姑娘去。只是【貨殖列傳】、【食貨志】、【鹽鐵論】、【天下郡國書】、【商覽】這五本書你們怎麼沒有刻印?這都是很值得推而廣之的好書啊。”

 盧林說道:“這事得問小文子和雲峰了,李兄那邊我謄錄一本【直指數算統宗】給他作為回報了。”

 郭文說道:“我都給雲峰了,【直指數算統宗】也是機關坊這邊整版刻出來的。”

 黃雲峰說道:“範先生在刻印出【直指數算統宗】後,就在整理【貨殖列傳】、【食貨志】、【鹽鐵論】、【天下郡國書】、【商覽】這五本書,範先生說【貨殖列傳】、【食貨志】這兩本很多不合時宜了,要刪除一大半;【鹽鐵論】也要刪除一半,【天下郡國書】、【商覽】略微刪除一些前朝與本朝不同的,要年底才可以刻印出來。”

 王文英說道:“範先生在整理那是再好不過了,只不過範先生年紀大了,不能過於辛勞了,雲峰,你平素就多照看著點。”

 黃雲峰說道:“範先生就是對造船過於用心了,其它都還好。”

 郭文嗤笑了一聲道:“文英,你說範先生,你自己呢?”

 王文英訕訕一笑,說道:“我也就這一次,以後不會這般了。說起來,其實是我一直沒有這麼用功過,跟你們比我是最不用功的,難得用功一次了。”

 盧林說道:“文英,你是大才,我們是比得你的。這海運之事,我相信你肯定會做好。”

 王文英說道:“那就借你吉言了,在溫陵還要多謝秀姐和雅姐對我的關照。怎麼沒見雅姐呢?”說著端起酒杯向蘇師姐敬酒。

 蘇師姐喝過酒後,說道:“文英妹妹,我們都是跟著師弟走這一路的,都是同行,互相照應的,雅師姐前些日子跟著我師父出去了。”

 王文英說道:“我們這一路上過來,我聽得出秀姐你對龍城很熟悉,雅姐就很陌生一樣。”

 蘇師姐聞言含笑不語。

 盧林笑道:“文英,蘇師姐曾經在龍城呆過一段時間,還有些名頭的。”

 黃雲峰應該是聽黃雲英說過,知道一些情況,笑著低頭不語。

 王文英詫異道:“我在龍城一年多也未曾聽說過,倒是在龍城聽得過蘇筱熙的故事,這是個有情有義的奇女子,聽說今年會去梧州參加鄉試,龍城書院包括太守都認為她能夠過的。而且當年還有九個神女,前三中蘇筱熙只是排的第二,據說第三的柳青青和蘇筱熙不相上下,有過爭議,倒是第一的蘇雅婷是無人置喙。

 今年龍城中秋還有花魁之選的,這當年前三除了蘇筱熙得了白身後考過院試,還在龍城,那蘇雅婷、柳青青竟然在次年都沒了消息,以至於龍城人都感嘆今不如昔,庚午年的花魁之選是數十年來最為驚豔的一次。”

 蘇師姐說道:“文英妹妹別聽師弟胡扯了,上不得檯面的,是師父安排的。蘇筱熙的事情是龍城轟傳一時的事情,這女子是很有才的,柳青青也不差的,這些師弟當時都知道。”

 王文英好奇的問道:“盧林,是咯,你從龍城回來都是聽你說的走鏢之事,都不曾聽你說及你在龍城都做過什麼?問過小四,小四隻說你很厲害,來龍城也是磨鍊的,和你共事過,也沒過多說過什麼。”

 盧林說道:“我那會是化名劉二牛,在倚紅偎翠樓和小四當小廝來著,後來在盡興樓跑堂,然後跟著嚴大廚學了天寧豆腐。”

 王文英聞言一愣,說道:“你就是那劉二牛!?”

 盧林點了點頭。

 王文英笑道:“難怪了。龍城不少劉二牛的傳說,我還想會是個什麼樣的少年俠客,竟然是青龍幫、烈火堂的座上賓。原來是盧少俠。”

 盧林說道:“我哪是什麼少俠,就是碰巧遇見劫鏢,出了點力而已,他們感謝我沒什麼,這什麼座上賓是抬舉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