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兄(第2頁)
盧林見狀,放下製作,重新泡上茶招待,說道:“李兄大駕光臨,此地簡陋,請見諒。”
李兄笑道:“盧大匠兩戰驚天下,【秋水】一劍更是令無數江湖英雄羨慕不已,少年英傑你是頭一個,還如此年輕。我也是來得有些唐突了。”
盧林說道:“李兄過譽了,跟李兄的見識相比,盧林是拍馬也趕不上的。”
姜星冉只是坐在盧林身邊,喝著茶,不說話。
李兄端起茶杯,吹了吹了,喝了一口說道:“盧大匠,我也只是年長你一些,經歷多一些而已,在你這年紀,遠不如你。”
盧林這時去將【商覽】拿了過來,還給李兄,說道:“李兄,這書我已經謄錄了一份,多謝李兄借書,盧林從中受益良多,感激不盡。”
李兄接過書,問道:“盧大匠,這些書你都看過了,有何收穫,說說。”
盧林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緒,說道:“【貨殖列傳】多是一些大商大賈之事以及一些傳說,這些故事看了令人驚歎不已,有許多可借鑑學習之處;【食貨志】食謂農殖嘉穀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龜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這兩本書是根基,【鹽鐵論】則應是朝堂戶部官員多研究更合適。
前面三本應該是流傳有數百近千年了,都是過去之事,但是【天下郡國書】和【商覽】這兩本應是百年左右的,其中許多記載都是前朝商賈之事;【天下郡國書】涉及極廣,山川地理險要、衛所、城堡、關寨、島礁、烽堠、民兵、巡司、馬政、草場、兵力配備、糧草供應、屯田更應為朝堂重視,戶部和兵部應該多看看,尤其是兵部。
【商覽】更是本奇書,所涉及商賈之事,似乎皆有蹤跡可查,講述商賈之道更是令人歎為觀止,其中【天下水陸行程圖】若是得以在商賈之中流傳,造福無窮。”
李兄一直認真聽著盧林的敘說,端著的茶杯半天沒動,見盧林說完,喝了口茶,說道:“盧大匠可謂大才也,端的是見識不凡,可還有什麼商賈之見解?”
盧林說道:“李兄,在你面前談這些是班門弄斧了。”
李兄爽朗道:“盧大匠,你說就是,書或許我讀得比你多一些,極少出門,這各地見識肯定不如你,只是紙上談兵。”
盧林想了想,說道:“若說商賈之道,那幾本書中說的,我最為認同的是【不害於政,不妨百姓】。”
李兄驚訝道:“盧大匠竟然有這見解,看來我今日來對了。”
盧林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我這也是書中看來的,不是我的見解,引用了一下而已。”
李兄笑道:“盧大匠,這幾本書,也有不少人看過的,但是能夠說出【不害於政,不妨百姓】這句話的,我還真沒有見到過五個。你還有什麼見解說來聽聽。”
盧林說道:“【商覽】之中講述的:一、薄利多銷,無敢居貴;二、見端知未,預測生財;三、時賤而買,時貴而賣;四、知地取勝,擇地生財;五、雕紅刻翠,留連顧客;六、以義為利,趨義避財;七、長袖善舞,多錢善賈;八、奇計勝兵,奇謀生財;九、居安思危,處盈慮方;十、擇人任勢,用人以誠。
這些都說得很有道理,但是長袖善舞,多錢善賈,這個我不太認同,做買賣首當講一個誠信,若無誠信何以為繼?以前時常去買米,那些鋪子生意好的米商,在稱量完了後,都會把鬥、升裡的米糧鼓起一個尖頭再倒入米袋給我們。並不是用長袖善舞,多錢善賈,用再一些旁門左道的手段來做買賣的;是實打實的誠心實意在做買賣的。”
李兄聽後,沉思了一會,說道:“盧大匠說得不錯,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是前朝大商賈的一種行商之路,牽扯到官商勾結,這就出現了許多不可告人之事,一人得利,百人千人乃至萬人受損。不知盧大匠以為商賈之道該如何?”
盧林說道:“【貨殖列傳】和【商覽】之中記載了許多故事,商賈有大有小,但是以前商賈地位底下,買賣所得雖說遠勝尋常百姓,年富力強之時積攢的財富本可數代無憂,但是最終沒有幾個能夠安穩到老的。如若不能安穩固守住財富,都是過眼雲煙,所以才會有長袖善舞,多錢善賈之說。”
李兄感嘆道:“盧大匠說的不錯,其實不止商賈,天下人誰不想要個安穩,只有安穩了,才都能夠靜下來做事,商賈如此,百姓亦是如此,朝廷不也如此麼?”
盧林聽得李兄這番話,不由得一愣,確實如此,不能安穩,誰也不踏實。
李兄接著說道:“皇朝更迭,就是各種不安穩引起的,凡事都是要銀子,一家一戶缺了銀子沒法過活;商賈缺了銀子,買賣沒法維持;朝廷沒了銀子也差不多該亡了。”
盧林聽了這幾句話,不知如何回答了,半天才訥訥說道:“朝廷怎麼會沒了銀子?”
李兄說道:“戰事一起,那就是大把的銀子扔出去了啊,平常善待百姓,民心所向,薄賦輕徭,那就能贏;朝廷的銀子也是來自於百姓,若是沒了民心,朝廷沒有銀子來路了,沒有人了,不用打就輸了,一輸就亡了,亡了以後受傷害的還是百姓。”
盧林聽著這些,他還真沒想過,王妃遺書記載的明月皇朝滅亡之事,只有短短百餘字:餘三十三歲時,聞王朝大亂,皆雲大兄剛愎自用,倒行逆施而致。餘遣人探察,回報曰西北大災,救災不力,饑民無數,有甚者易子而食,於是天下反賊四起,朝廷遣兵鎮之,卻不敵,遂成蔓延之勢,次年,其中有稱奉王者勢大,號稱數十萬之眾,於秋月破都城,明月朱氏亡矣,餘心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