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將養(第3頁)
下午回到郡府,偌大郡府喧鬧了這麼多天,清靜了下來,盧林在房間和姜星冉喝著茶說話,想著這些天應該做些什麼,不能鑄造不能練刀練拳,便想著梳理一下自己鑄造所得,寫下來寄回臨江坊去。
三叔也那天也說過,敝帚自珍只會逐漸沒落下去,這會養傷,沒別的事情,正好可以做這些事情,經驗肯定不如大掌櫃、風大師、莫大匠他們,但是這一路走來,尤其是在龍城之後,更多是自己琢磨了,梳理一番,給大掌櫃,讓大掌櫃教在臨江坊看看,再傳下去。此後盧林也沒有出門,就在郡府養傷寫自己的鑄造心得體會。
姜星冉聽了盧林這個想法,想了想,她這一年學了很多,拿到【秋水】後劍法精進了不少,端午前掌教傳下了【道門十三劍】,如今已經練到第十一劍了,見到三叔後又得了三叔的指點,學了【南源劍法】,還和盧林學了五姑姑的【莫問指法】用作劍指,以及兩人合練了刀劍合璧,仲秋後又去龍虎山學了【天師劍法】,心法更是突破到了五脈,確實學了很多,很有必要該梳理一下這些了。
盧林一直到了臘月二十五才寫完,這次梳理,除了和姜星冉對坐飲茶閒談,就沒有別的人過來,清靜得很,這一番梳理下來,盧林對於自己來說也是一次極好的回顧。
從盧林五歲還是六歲第一次在鋪子裡接觸鑄造到如今是十二三年了,回顧鑄造一路過來的經歷,彷彿歷歷在目,最初在鋪子裡是楊師傅和曲風帶著自己,後來是大掌櫃指點,再就是三叔鼓勵自己在神龍溪谷鑄造出第一件兵刃,那杆槍開始,然後就是給郭文和曉梅鑄劍……
直到嬰寧院試後,受到刺激,給蘇師兄鑄劍出現了問題,大掌櫃發現了問題,停了有兩個月,先是給王文英制作了扇子,心境才算是漸漸平穩,然後在大掌櫃指點下,按照【霜寒刀法】融入寒鐵鑄造出了那柄不次於【破曉】的刀。
此後就一直很平穩,在給姜星冉鑄第一柄劍的時候,鑄劍技藝是發揮得最好的一次;接著就是鑄造那九件神器了,說過就是鑄造這九件神器才讓自己的鑄造技藝提升和穩定了,心法修煉也是突飛猛進,這九件神器的鑄造,大掌櫃都沒有讓章閩江、曲風、楊師傅來參與,任由自己鑄造,盧林如今想想大掌櫃是如何看重栽培自己。
也是在鑄造神器之時,蘇師兄來過,自己重新鑑別了一番那柄劍,然後第一次想到【人器合一】之說,那時候沒有這麼完善,與如今姜仲雲的【人器合一】更接近一些,也正是這次感悟,然後才會在龍城領悟出量身定製的【人器合一】之說。
走鏢回來後就一直是鑄造不停,直到仲秋時在將作監鑄造過於忙碌,令盧林疲憊不堪,甚至有些厭倦鑄造了,再也沒有鑄造的樂趣了,只是每天麻木於熔鍊錘鍛之中,於是重新審時了一番,重新調整了過來。
寫完這些,盧林覺得心情很舒暢,這一次受傷調養,能夠有機會寫出這些,對於自己的鑄造之路是個最好的調整;回顧了自己的鑄造之路,盧林覺得以前在龍城就嘗試用凡鐵鑄造出神兵利刃來,這或許是鑄造的更高境界,他還做不到,是他以後的目標了。
再有就是大掌櫃曾經說過神器之上還有進階神器,需要大匠師的境界才可以鑄造,記載的典籍中只有文字,圖樣沒有,還需要一種特殊材料,但是也不知道是什麼;既然有記載那就肯定是當初鑄造一道有人達到了大匠師的境界了;雖說如今盧林如今鑄造可謂是當世頂尖大匠了,但是還沒有達到大匠師的境界,應該說還有這種感覺,還需要積累和感悟。
大匠師是盧林鑄造之路所追求的,就如習武之人,哪個不想入極境呢?只是如今沒有人知曉大匠師是如何達到的,大掌櫃、風大師、莫大匠他們都沒有一點經驗,三大鑄也只有零星的記載而已,沒有人可以教他,得靠自己摸索了。
去年從龍城回來,盧林曾經和大掌櫃、風大師、莫大匠他們商議過圖樣之事,也鑄造了五柄刀出來,端午在神都時被選中了兩柄刀,如今再細思姜仲雲對【人器合一】另一條路的感悟,這中正平和之鑄造不同於量身定製,但對於傳承來說更好。
於是盧林又仔細回顧了鑄造的刀劍樣式,他用刀,此前已經畫出了五種刀式圖樣了,這一年來的練刀提升了不少,刀法也接觸多了一些,又畫了兩種刀式圖樣出來;鑄劍是最多了,聽過了五大派的劍法還有姜氏、馬氏、崔氏的劍法,再根據【大商塵影】、【大周嵐夜】、【大晉星痕】這三柄劍的樣式,盧林畫出了五種劍式圖樣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