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思路(第2頁)
盧林仔細看著姜仲雲這些感悟,有了些想法了,提筆就記了下來,試著找出原因來。定製是根據人的要求來的,這樣鑄造出來的兵刃是能夠與定製者自然的契合,這種契合在開始就有著很快的提升。這些如今都得到了驗證,無論是盧林用【長天】還是姜星冉用【秋水】,以及梁世用【靈犀】、金良用【飛紅】、古耀用【南離】、玄安用【紅塵】、李皇極用【落霞】……還有最早秦儀用【紫電】都是如此,但是在往後就都慢了下來。
如今的【人器合一】之說令使用者有了顯著提升,在這些人之中都是確認無誤的。盧林之前也曾想過,這些兵刃,除了本人之外,再換人來用,除非得到了這些人的傳承才可以延續這種提升,而且這種提升再如何傳承有序,也不能達到不會有最初定製之人這樣的提升和效果,定製兵刃的侷限性就在於這裡。
姜仲雲這些感悟讓盧林想到了另一種方法,定製是兵刃適合定製者,但是【破曉】並不是定製,姜仲雲是根據【人器合一】開始用另一種方式和【破曉】契合,如今也有了一定的契合,雖然比不上定製的契合,但日積月累,或許也能夠進一步契合,時間肯定是慢了,效果卻是一樣有。
【破曉】這種兵刃,不會有定製者的烙印,後續的執掌之人就不存在定製者之後執掌的這些問題,還可以根據姜仲雲的感悟來借鑑,重新自己去執掌【破曉】,這樣就不是定製兵刃適應定製者,是執掌兵刃的人去適應兵刃,然後慢慢契合提升,這樣對於兵刃的傳承有利;定製兵刃對於定製者有利,一個是針對性極強,一個是傳承延續極好;這樣就多了一條路出來了,各有千秋了,至於孰好孰壞,現在還不能評價,就在於選擇了。
如今也只有姜仲雲有這感悟,還沒有更多的驗證,盧林仔細想了想,從當初自己幫蘇流鑄劍想起,然後到後來龍城鑄造兵刃,這條路應該也是可以的,應該會是厚積薄發;雖然定製兵刃有先天優勢,後面已經慢下來了,再往後如何,目前還不清楚;自己用【長天】契合感悟更多,但是那杆槍卻不是定製的,自己可以嘗試用姜仲雲的方法來驗證,姜星冉也可以用以前自己給她鑄造的劍來驗證。
盧林在姜仲雲的感悟基礎上再寫下來自己的一些想法,坐著想了會後,又不由自主的大笑了起來,若是這樣,那這十八萬兩銀子暗中從曹石手中購買的十一柄刀劍可就很值錢了,還真是撿了大便宜了;明天姜星冉早上來了可以和她說一說,姜仲雲明天帶姜家弟子回去,走之前來匠房一趟,和姜仲雲商量一下這個【人器合一】之說,姜家有願意的可以在從中挑一挑劍;還有自家師兄師姐也可以讓他們做這選擇,如今珍稀礦材蒐集極為困難,他們若是願意挑幾柄刀劍也是不錯的。
想好了這些,盧林將寫下的這些再仔細看一遍,然後收了起來,等幾天給郭文寫信寄書的時候一起送到臨江坊給大掌櫃看看。
九月十一,姜星冉早早過來合練後,去膳房的路上盧林問道:“星冉,姜大俠準備什麼時辰走?”
姜星冉笑道:“叔父他們打算吃過午飯就走,怎麼,小林子你要去送一送。”
盧林說道:“星冉,不是去送的事情,有了些別的想法,一會吃過早飯,你去請姜大俠來匠房一趟,還有你四位兄弟也請他們一起過來,等會一起和他們說說你就知道了。”
姜星冉說道:“好。”
吃過早飯姜星冉就回去了,待到巳時,姜仲雲帶著姜星宇、姜星雲、姜星輝、姜星緯過來了,梁世也過來了。
盧林早就準備好了茶水,見他們來了,連忙停下鍛造,倒好茶水讓眾人坐下,先是簡單和姜仲雲說起契合【破曉】之事,然後把自己的想法也說了出來,這一說就說了大半個時辰,姜仲雲聽後大喜,說道:“阿林,你這想法補充了我的不足之處,很不錯。”
梁世在一旁聽得認真,不時點頭,然後沉默思索了起來。姜家四個弟子卻是聽得一愣一愣的。
盧林連忙說道:“姜大俠見外了,這只是晚輩的一些淺見。”
姜仲雲撫髯笑道:“阿林,是你見外了啊,還叫我什麼姜大俠。”
盧林聽得一愣,連忙說道:“是,姜叔說的是。”
姜星冉在一旁聽見頓時有些臉紅,垂頭不語,不時用眼睛瞟了幾眼旁邊的幾人。
盧林接著說道:“姜叔,還有四位兄長,前些日子購買了一些神兵利刃,品質都不次於【破曉】,如果你們誰願意用姜叔的方法,可以在這裡挑一挑趁手的兵刃去用。”說著就將劍匣打開。
姜仲雲說道:“星宇、星雲、星輝、星緯你們自己看著辦,不勉強的。不挑也沒事,以後有了材料還是會讓阿林幫你們鑄劍的,只是這如今材料難尋,你們且得等著就是。”
姜星宇起身說道:“父親,孩兒願意。”
說完,姜星宇就先挑起來了,他是見過【碎星】的,第一時間就是把【碎星】挑出來放到一邊去了,然後再從中挑出一柄劍來,說道:“盧林,我就挑這柄劍了。”
姜星輝、姜星雲、姜星緯三人互相看了看,姜星輝站了出來看了看盧林又看了看姜星冉,然後說道:“叔父,我也願意。”說著也挑了一柄劍。
姜星緯也跟著說同意,挑了一柄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