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西 作品
第184章國祭與登神者(第2頁)
“傳聞這毛女不知飢寒,每當夜深人靜時,便會朝拜北斗……”
李衍聽罷,若有所思。
他暗自琢磨,聽這典故,怎麼都覺得,與那《長生仙庫》有關。
食松針長生,莫非是某種服食之法?
或許正因如此,毛女神魂才能存留至今,不被香火衝散。
只可惜,年代久遠無法探究,自己雖然能通神,卻無法與之交談,著實不清楚當初具體發生了什麼。
見嚴九齡學識如此淵博,李衍心中一動,從懷中取出一物,正是從袁巴那裡得到的鳳凰金飾。
“嚴兄,不知可認得此物?”
嚴九齡接過後,仔細端詳一番,眼中詫異之色越來越濃,詢問道:“李大俠是從哪裡得到,這是荊巫之令,沒想到關中也有。”
“從一位朋友手中得到。”
李衍隨意敷衍了一句,詢問道:“荊巫…是荊楚那邊的傳承嗎?”
嚴九齡點頭:“沒錯,此物涉及到一些隱秘,說實話,在下也在研究,其來源,涉及到國祭之禮。”
“歷朝歷代雖有國祭,卻各不相同。夏商不敢言,但周朝始出‘社稷’之名,周禮講究頗多,秉承夏商兩代之禮,正所謂‘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
“週末之時,禮樂崩壞,諸侯國祭祀皆有側重。例如齊魯三晉,乃是供奉五帝與齊地八神……”
“而楚國唯信三帝,分別為黃帝、帝俊和帝顓頊,同時還供奉十神,如東皇太一、東君、雲中君、湘君等……”
“至於秦地,更偏重其主神少暤白帝,也就是咱們這西嶽華山之神。故而漢帝斬白蛇起義,這白蛇便說是白帝之子,象徵滅秦……”
“漢朝初立,立新禮,詔令各地神靈祭祀進入長安,與秦故神一同受祭。《史記·封禪書》中就言道:其梁巫,祠天、地…晉巫,祠五帝、東君、雲中君、司命…秦巫,祠社主、巫保…荊巫,祠堂下、巫先、司命…”
漢宮秘祝!
李衍頓時瞭然,這不就是夜哭郎和商山一脈的源頭麼…
嚴九齡則繼續道:“待至漢末,天下動盪,玄門正教興起,加上方仙道惹出禍端,原漢宮的祭祀便停止,相關巫祭也返回各地。此物便是荊巫手令……”
說著,嘴角露出笑容,“在下從小就對這古代祭祀之禮頗感興趣,家中收藏了不少此類物件。可惜,要前往京城趕考,否則定邀李大俠看在下收藏。”李衍正色道:“若有時間,定上門拜訪。”
聽嚴九齡這番話,他有種預感。
這些東西,或許就和登神者有關。
眾人交談間,天色已然昏暗,夜空明月初升。
忽然,道觀外傳來雜亂腳步聲,只見一名老道帶著眾多道人闊步而入。
他身形高大,鬚髮皆白,五官敦厚,面容紅潤,看著年紀不小,但闊步行走間,頗有一番氣勢。
李衍看到後,頓時面色微變。
他能感覺到,這老道身上竟聞不到任何味道,這是武者抱丹後才有的表現,說明對方最少是個丹勁高手。
這在玄門中已是少見,畢竟修士還是以術法為主。
“貧道淨虛子,乃純陽觀監院,見過諸位居士。”老道聲音溫厚,聞之竟隱有雷鳴之音。
雖其說話談吐,令人如沐春風,但莫名有種氣勢,令眾人心中震懾。
“見過前輩!”
眾人連忙見禮。
就連沙裡飛也收起了嬉皮笑臉模樣。
畢竟都是關中玄門,一番相互介紹後,竟還扯上了關係。
原來這老道與咸陽城隍廟的廟祝青陽子乃是至交好友,有了這層關係,說話便更加親密。
淨虛子嘆道:“這次還要多謝李小友,若非你示警,險些出了大事。”
“這旱魃兇物,唐末時便掀起動盪,一直鎮壓於龍虎山。待前朝南北對峙,天下陷入戰亂,便不知所蹤。”
“長安執法堂折損過半,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運來華山。若在此地出了事,我純陽宮還有何顏面鎮守華山?”
李衍聽罷,若有所思。
他暗自琢磨,聽這典故,怎麼都覺得,與那《長生仙庫》有關。
食松針長生,莫非是某種服食之法?
或許正因如此,毛女神魂才能存留至今,不被香火衝散。
只可惜,年代久遠無法探究,自己雖然能通神,卻無法與之交談,著實不清楚當初具體發生了什麼。
見嚴九齡學識如此淵博,李衍心中一動,從懷中取出一物,正是從袁巴那裡得到的鳳凰金飾。
“嚴兄,不知可認得此物?”
嚴九齡接過後,仔細端詳一番,眼中詫異之色越來越濃,詢問道:“李大俠是從哪裡得到,這是荊巫之令,沒想到關中也有。”
“從一位朋友手中得到。”
李衍隨意敷衍了一句,詢問道:“荊巫…是荊楚那邊的傳承嗎?”
嚴九齡點頭:“沒錯,此物涉及到一些隱秘,說實話,在下也在研究,其來源,涉及到國祭之禮。”
“歷朝歷代雖有國祭,卻各不相同。夏商不敢言,但周朝始出‘社稷’之名,周禮講究頗多,秉承夏商兩代之禮,正所謂‘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
“週末之時,禮樂崩壞,諸侯國祭祀皆有側重。例如齊魯三晉,乃是供奉五帝與齊地八神……”
“而楚國唯信三帝,分別為黃帝、帝俊和帝顓頊,同時還供奉十神,如東皇太一、東君、雲中君、湘君等……”
“至於秦地,更偏重其主神少暤白帝,也就是咱們這西嶽華山之神。故而漢帝斬白蛇起義,這白蛇便說是白帝之子,象徵滅秦……”
“漢朝初立,立新禮,詔令各地神靈祭祀進入長安,與秦故神一同受祭。《史記·封禪書》中就言道:其梁巫,祠天、地…晉巫,祠五帝、東君、雲中君、司命…秦巫,祠社主、巫保…荊巫,祠堂下、巫先、司命…”
漢宮秘祝!
李衍頓時瞭然,這不就是夜哭郎和商山一脈的源頭麼…
嚴九齡則繼續道:“待至漢末,天下動盪,玄門正教興起,加上方仙道惹出禍端,原漢宮的祭祀便停止,相關巫祭也返回各地。此物便是荊巫手令……”
說著,嘴角露出笑容,“在下從小就對這古代祭祀之禮頗感興趣,家中收藏了不少此類物件。可惜,要前往京城趕考,否則定邀李大俠看在下收藏。”李衍正色道:“若有時間,定上門拜訪。”
聽嚴九齡這番話,他有種預感。
這些東西,或許就和登神者有關。
眾人交談間,天色已然昏暗,夜空明月初升。
忽然,道觀外傳來雜亂腳步聲,只見一名老道帶著眾多道人闊步而入。
他身形高大,鬚髮皆白,五官敦厚,面容紅潤,看著年紀不小,但闊步行走間,頗有一番氣勢。
李衍看到後,頓時面色微變。
他能感覺到,這老道身上竟聞不到任何味道,這是武者抱丹後才有的表現,說明對方最少是個丹勁高手。
這在玄門中已是少見,畢竟修士還是以術法為主。
“貧道淨虛子,乃純陽觀監院,見過諸位居士。”老道聲音溫厚,聞之竟隱有雷鳴之音。
雖其說話談吐,令人如沐春風,但莫名有種氣勢,令眾人心中震懾。
“見過前輩!”
眾人連忙見禮。
就連沙裡飛也收起了嬉皮笑臉模樣。
畢竟都是關中玄門,一番相互介紹後,竟還扯上了關係。
原來這老道與咸陽城隍廟的廟祝青陽子乃是至交好友,有了這層關係,說話便更加親密。
淨虛子嘆道:“這次還要多謝李小友,若非你示警,險些出了大事。”
“這旱魃兇物,唐末時便掀起動盪,一直鎮壓於龍虎山。待前朝南北對峙,天下陷入戰亂,便不知所蹤。”
“長安執法堂折損過半,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運來華山。若在此地出了事,我純陽宮還有何顏面鎮守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