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五渣 作品

第137章 趙高的出身(第2頁)

 只不過他因為緊張一直都沒聽出這個畫外音,當做是政哥不滿他的吐吐吞吞。

 而臨走時對他冊封的那些官職,更是在給他吃定心丸。

 九原郡郡尉、少府尚書、少府御府郎,還有爵位給提升到了左庶長。

 並且真給他封為了安登君。

 雖然這個君只是種榮譽,硬對比級其實別與左庶長差不多一樣,沒什麼太大的實際好處。

 但不管大小,那也是封君,滿大秦也沒幾個。

 而最主要的是這些官職要麼是還在九原,要麼是入了少府。

 前者還算中規中矩,後者則是非常了不得,相當於是一道護身符。

 少府雖然是九卿之一,但實際上地位與其他八卿相比要超然許多。

 三公與其他八卿是對公,是對國家整體的管理。

 少府則是對內,只服務於皇帝。

 但在官職的設置上,卻堪稱小一號的朝堂。

 後面朝代的三省六部制,全脫胎於少府。

 可以說這是政哥特意留的一個後門。

 如果三公的權勢過大,還非常作死的很團結。

 那麼皇帝就可以通過少府的官職繞過三公對國家進行統治。

 最好的例子就是漢武帝,直接通過少府設立了中朝,將丞相給徹底架空。

 這個時候雖然少府不起眼,裡邊任職的官員很低調。

 可不是政哥信得過,或是看好的人,很難在少府任職。

 李斯心眼子那麼多,對於少府的真實作用肯定是明明白白。

 即便是沒看出政哥給他冊封官職上的另一層含義,也不敢輕易再使手段。

 這讓黃品長舒一口氣的同時,也引發出另外一個思考。

 通過對他的任命,很明顯可以看出既是對他的保護,也是在敲打李斯。

 而政哥這樣做,又很像是在對再次啟用老秦人做出明確的表態。

 再從對李斯官職的任命上看,大秦一統六國的最初,李斯連前十號人物都排不上。

 到了現在才升任左相二三年,右相更是一直被馮去疾穩坐。

 這意味著對李斯的品性,政哥看得還是很清楚的。

 甚至是意味著政哥很有可能已經開始察覺到朝堂上全由他國精英所掌控有些不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