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碩莫薯 作品

第532章 秩序(第2頁)

 依舊是心照不宣,老白起身後走出了營帳,踏出營帳時瞬間變臉,老臉黑的和什麼似的,大罵連連,什麼齊燁你張狂無度、什麼老夫定要將你軍法處置、什麼上奏朝廷如何如何的,什麼本帥日你血奶奶之類的,上了馬還在馬,一邊騎一邊罵。

 齊燁猛翻白眼,想起白修竹臨走前說的那句自己膽子大,哭笑不得。

 曾幾何時,他也是個慫逼,二十啷噹歲,乾的最膽大的事無非就是無視風險繼續瀏覽。

 如今成了這大康朝的世子,來了南關成了南野的軍從守備,的確是膽大了。

 大到了想要挑戰一下朝廷對他的忍耐度,大到撥弄一下老六敏感的神經,大到順便和那些整天叫嚷著非吾族類其心必異的酸儒們宣戰。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出自《左傳.成公.成公四年》。

 有教無類,出自《論語.衛靈公》。

 讀書人主打的就是一個靈活,怎麼說怎麼都有理,他說誰是“異族”誰就是異族,他說誰能被教化誰就能被教化。

 對此,齊燁不以為意,人們已經習慣了,他也習慣了。

 那些整日將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掛在嘴邊上的人,也只是當個口號喊喊罷了。

 如果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對大康朝俯首稱臣,將偌大的草原拱手相讓,就一個要求,朝廷,天下讀書人,不將他們當“異族”,不要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針對他們,朝廷和天下讀書人會同意嗎?

 答案顯而易見,太同意了,所以說,都是“利益”。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當時指的根本不是“異族”,而是家族,家族之外的意思。

 不說雲部,只說木鹿一族,他們嚮往和平,嚮往美好的生活,在山林中搏殺,最終的目的是和平與美好的生活。

 漢人,能夠帶給他們和平與美好的生活,那麼他們願意成為“同族”,並願意在成為同族後,為了家國,為了大康而戰,那麼這就是同族,這就是大康子民。

 齊燁不懂那麼多大道理,只是以一個屌絲的目光看待與考慮問題。

 木鹿卒,沒有殺大康軍伍,沒有殺漢人,這是大前提。

 有了這個大前提,大家就不是仇人,沒必要相互廝殺屠戮。

 既然沒必要相互廝殺屠戮了,大家可以成為朋友,可以並肩作戰,為什麼不能夠成為同族?

 同理,那些孩子也沒有什麼家國的概念,事實上對他們來說“漢人”與“南軍”都是兩個很陌生的詞彙,他們從出生後被教導的觀念,是活著,在山林中活著,而不是什麼殺光南軍破了南關衝進漢人的地盤雀佔鳩巢。

 從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來,徐夙蠱惑了那麼多部落,用的話術是入關後讓大家吃香喝辣衣食無憂,而非“復仇”,因為在很多異族的觀念中,他們和漢人沒什麼仇,攻關,是工作,是生活,而非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