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古縣令(第3頁)

 他在朝堂並無根基,不然也不會在這個縣令位置,幹了八年還沒升遷了。
 雲堂主:“古縣令,朝堂的事我不懂,但是養育堂的事情我懂。
 養育堂可調動的錢糧,每月就那麼多,除了必要的吃飯錢不能動,我們養育堂最大的開銷,其實是學堂那邊。“

 雲堂主一副我真的是為你著想的樣子,繼續說:“學堂的夫子都是高價從外地聘請過來的,水平如何不說,但是大部分的錢,的確是花在了他們身上。
 誰讓咱們縣城有學問的人,不肯屈就我們養育堂任教呢。“
 古縣令:還有這種事?我怎麼不知道。
 古縣令:“那你的意思是~這聘請夫子的錢能動?“古縣令不確定的詢問。
 雲堂主:“這不是沒辦法的辦法嗎?特事特辦嘛!事情趕到這裡,也不能不解決呀。
 古縣令,我可以調動這部分錢安置你送來的孤兒,可是學堂的授課該怎麼解決?
 小學堂不能停課這是底線!
 不然,我可擔不起這個責任。”
 古縣令:“嗨!不就是教孩子們讀書嗎?這個我會啊,我縣衙裡也能調出幾個書吏來。
 只要養育堂把這次雪災的孤兒都安置了,我親自帶人給孩子們授課。“
 古縣令很利索的把自己和縣衙的書吏都給賣了。
 雲堂主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見好就收,
 “那好,一言為定。”從此養育堂的讀書聲再也沒斷過,而養育堂接納了所有孤兒,在那個寒冷的冬季沒有餓死一個人。
 這在那個冬天是獨一份,其他受災的地方被餓死、凍死的不計其數。
 在災難面前人命真的是太脆弱了。
 好在這個小城的縣令是個有良心的,把民生是放在心上的實誠人。
 而當古縣令看到“養育堂”的課本時,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中。
 別人可能不是很懂,但是他懂啊!
 別看印刷的粗糙,但是內容這麼實用的也是少見的。
 算數在當下,是隻有少數人能掌握的東西。
 在這裡竟然是用作開蒙用的?
 他感覺自己有點眩暈的感覺。
 你再聽聽,這像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