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愁的書籤 作品
第657章 福將
在國人的傳統文化中,“福將”這個詞是頗為頻繁地出現在歷史的典籍中的。
《東軒筆錄》中就提到:“古人有言,知將不如福將。”
《三國演義》中,對夏侯惇被描述為“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間福將”。
《說岳全傳》第三十回,“大哥常說他大難不死,是員福將,故此每每叫他充頭陣。”
在官場對“福將”說法,可不僅僅指他運氣好。
這是指一個人具備兩個特點,遭遇險境總能逢凶化吉,仕途順利未遭挫折。
這兩點可以把他理解為此人運氣爆棚,可進一步瞭解,就會發現這個人還具備另一個能力。
那就是具備處理複雜問題和矛盾的能力,能夠在各種棘手的問題中找到解決方案。
在“福將”身上,運氣和能力缺一不可。
試問哪個領導會不希望手底下這樣的“福將”越多越好。
可常常這樣的“福將”是可遇而不可求。
項成儒是對李仕山從政以後的履歷是有過詳細瞭解的。
李仕山還真的如洪華所說,符合上面兩個條件。
他的能力有目共睹。
不管是在黃嵐的表現,還是來省委這幾天展現出的工作能力,都屬於上乘。
他的運氣那更不用說。
讓他去做個調研,就能挖出方朝宗這條大魚。
這也讓自己找到了打開漢南局面的契機。
也正因為挖出方朝宗,讓上面對自己支持的力度進一步加大。
如果李仕山沒有挖出方朝宗,自己還不知道還要花費多少時間,多少心血,多少代價,才能換來如今漢南的局面。
再看看今天。
處理“公務接待”這件事自己才剛剛開始。
可以說還是在鋪墊階段。
李仕山立馬就送上了兩份完整的“政策”初稿。
這就好比一場戰爭,己方還在處於醞釀造勢階段,突然有人就送上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況且這份作戰計劃還相當的不錯。
你說你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在項成儒看來,這兩份“初稿”只要再稍加完善一下,就能上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