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愁的書籤 作品
第535章 學號100(第2頁)
項成儒剛離開沒多久,整個教室立馬嗡嗡聲四起。
如果說課業繁重一些,三個月不能回家,大家也就忍了。
大不了就當坐牢了。
可是考試不合格,要被退學,還兩年內不得提拔重用,這誰受得了。
李仕山看到很多人臉色陰沉似水,神色異常地凝重。
他可以理解這些人的心情。
本以為來黨校就是鍍鍍金,回去就能輕輕鬆鬆再升一級。
誰承想,項成儒搞了這套規則。
這一下形勢就變了。
這哪裡是來鍍金的,分明是來要他們命的。
如果放在十幾年以後。
學習考試對於年輕幹部那都不叫事。
能通過“國考”那個不是“學霸”級別的。
可現在是05年。
項成儒在之前的講話裡說過。
這一期培訓班,副處級幹部的平均年齡在38歲左右,正科級在35歲左右。
對於“年輕幹部”這個概念,在具體的級別上是有劃分的。
市廳級領導?:一般認為45歲左右可稱為年輕幹部。
縣處級領導?:40歲左右可稱為年輕幹部。
鄉鎮領導?:35歲左右可稱為年輕幹部。
這期的學員從年齡上說,都是非常年輕的“年輕幹部”。
可就算年輕,按照時間推算,他們高考的時候也是1988年以前了。
李仕山看過一份資料,他記得1988年,大學的錄取率(包含大專)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全國高考只錄取了67萬人。
可是到了2024年,高考本科錄取人數就高達400多萬人,要是包含大專,人數超過千萬。
李仕山都敢斷定,在這一百多人中,上過全日制大學的人數絕對不超過一半。
很多人都是中專學歷,然後函授的大專,本科。
這種函授的學歷,含金量有多低,大家都清楚。
如果放在那些副處級的幹部裡,全日制大學畢業的比例恐怕更少。
這些人少說七、八年,多則十來年不碰書本了。
現在讓他們背書考試,還不要了親命了。
當然,李仕山還是看到很多臉上浮現出自信的笑容,或者是興奮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