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愁的書籤 作品
第491章 妥協是一門藝術(第2頁)
“真沒想到,你就當小小的鎮黨委書記,能幹出這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來。”
李仕山聽到這裡,神色裡多出一份驕傲。
能讓老師用上“驚天動地”這四個詞,這已經是極高的評價了。
李仕山還能感覺到,老師肯定知道很多內幕,很是好奇。
蘇牧自然是將李仕山的表情盡收眼底,知道自己學生在想什麼,卻是話鋒一轉。
“你的事情稍後再說,我先問你一個問題,什麼是政治。”
“政治?”
李仕山腦海裡立刻浮現出了書上的解釋。
準備考研的時候,他可是專門記過的,記得可清楚了。
隨即李仕山就跟背課文一樣,大聲地說了出來。
“政治是指政府治理國家的行為,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以國家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總和。是牽動社會.....”
蘇牧聽得是一愣一愣的,臉色略顯尷尬,我是來讓你背課文的意思嘛。
見李仕山還要繼續往下背,趕緊抬手打斷道:“好了,好了,知道你記性好,我要說的不是這個。”
李仕山當然知道老師要問的不是這個。
不過對於老師故意吊著自己胃口,不說自己如何“驚天動地”,這算是小小地捉弄一下。
滿足了自己的惡趣味的李仕山,立馬錶現出求知若渴的表情。
“老師,您講。”
蘇牧又端起茶盅抿了一口,調整了一下心態,說道:“所謂政治,實質就是對形勢變化作出的反應和決策。是一門藝術,是一門斗爭與妥協的藝術。”
“如果說鬥爭是矛的話,那麼妥協就是盾,是政治的靈魂。”
“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古代的政治智慧,也是現在我們對外的主張。”
李仕山想了想,確實如老師所說的那樣。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對外的基本方針就是“求同存異”,韜光養晦幾十年後,突然就讓世界大吃一驚。
用後世一句最流行的話來說,“垂死病中驚坐起,列強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