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1 作品

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出結果

 面對如今的這種局面,皇帝陛下幾乎沒有任何辦法。

 除非他有勇氣,跟那三位節度使直接翻臉,帶著幾萬禁軍跟他們拼過一場,這樣姿態強硬一些,說不定還能談一談條件。

 很可惜的是,武元承並沒有這種勇氣,否則當初,他根本不會離開京城,禁軍也不會打的這麼窩囊。

 至於在幾個節度使之間長袖善舞,如果是能屈能伸的皇帝,還可以這麼辦,但是自小是太子,又習慣了高高在上,如今哪裡還能低得下頭?

 讓這位皇帝陛下,唯一鬆了口氣的是,他的幾個兒子,只有兩個跟著他一起回到了京城,還有三個子嗣留在了西川,交給了那位劍南節度使。

 即便他在京城出了什麼事情,或者說真的成了什麼泥塑的神像,血脈總不會斷絕。

 因為因為皇帝陛下的平庸,禁軍進入關中之後,竟真的被解散了大半。

 之所以沒有全部被解散,一方面是因為皇帝陛下不同意,二來也是崔垣,裴璜,以及杜廷杜尚書等人的竭力反對,禁軍才能留下來一部分,原來禁軍的那些將領們,也因此得以保存了一小部分。

 不過,這些殘存的禁軍,也依舊要交給三位節度使“幫忙”訓練,並且短時間內,已經駐兵京城的三位節度使的兵都沒有退出京城,接管的城防,也沒有出讓給朝廷。

 同時,一份份給三位節度使請功的奏書,如同雪花片一般,飛到了皇帝的桌案上。

 於是,在昭定二年的六月下旬,接近七月的時候,皇帝陛下終於下了聖旨,給了三位有功之臣封賞。

 范陽節度使蕭憲,任禁軍大將軍,協助朝廷重新訓練整編禁軍,同時授爵薊國公。

 河東節度使李仝,也是同樣的職事,任禁軍大將軍,整編禁軍,授爵代國公。

 而功勞最重的朔方節度使韋全忠,被授官太尉兼中書令,授勳上柱國。

 同時…進爵靈武郡王。

 也就是靈武王。

 而這位韋大將軍,也不怯場,依舊帶兵佔據京城的北城,老實不客氣的在京城裡坐了官,逐漸有了開府理事的徵兆。

 一時風光無兩。

 …………

 此時,遠在千里之外的江東,各州郡的夏糧已經統統交到了金陵,這會兒李雲剛好在金陵,他便揹著手,在金陵城剛建起來的府一級的糧庫視察。

 一個比他矮半個頭的年輕人,跟在他身後,有條不紊的彙報著南邊的情況。

 “二哥,江南東道的括州,建州,福州,還有江南西道的撫州,饒州五個州郡,基本上已經穩當了,撫州和福州兩個州,現在還沒有官員派過去,這兩個州已經被我打的服服帖帖,二哥派些文官過去接手就成。”

 說到這裡,他笑著說道:“後面二哥如果還想往南,我還可以往南繼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