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一鯨落,萬物生(第2頁)
太子冊立大典和禪讓、登基大典都將於年內舉辦,行人司已經派出大量的人前往諸省。
諸藩王都要遣使來參加典儀,有不少派出的官員也要回京。
一去一回,時間不會很快,日子定在入秋之後。
今天是皇長子出宮齋居,準備祭祀天地、社稷、太廟,為皇帝祈福,為大旱祈雨。
這是朱常洛第一次出宮。
儀仗已經是太子規格。
開道龍旗六,每旗執弓弩軍士六人。
金輅高一丈二尺二寸有奇,廣八尺九寸。轅長一丈九尺五寸。輅座高三尺二寸有奇。
大明營造尺,合約後世三十一釐米多。
這金輅的尺寸不小,前後儀仗規模更不小。
左右共十八人,金交椅、金腳踏、金水罐、金水盆、青羅團扇、紅圓蓋、金香爐、金盒、唾盂、唾壺、拂子一應俱全。
前三十六,各擎絳引幡等;後四十八,皆執杖劍等。
比不上鹵簿大駕,卻也是皇帝之下最威嚴的儀仗了。
其後還有陳矩領著的隨侍太監。
他在京城官民面前的出現,正式昭示著一件事:大明要開始進入新君時代了。
明年就將改元,萬曆成為過去。
朱常洛坐在金輅上,裡面空間不小。
金輅上的“車廂”,被稱作輅亭。方方正正,長寬都有五尺四寸,高有六尺四寸。
輅亭內部,有紅髹匡軟座,有紅髹椅。
輅亭的前方和左右兩側,都有門。門的兩側,各有兩個窗戶,被前、左、右一共紅簾十二扇遮擋。
朱常洛在輅亭裡能站直,就算頂部還有些裝飾,但總體畢竟兩米左右高了。
他小時候雖然不受待見,卻始終還是皇子,飲食方面比普通百姓當然要好得多,身高大約是剛過一米七。
現在朱常洛就站在輅亭,掀開前面的一扇紅簾,看向外面。
親眼所見這個時候北京城的街景,朱常洛的眼神是好奇的,也是凝重的。
之前行經天街時,他並沒多看。
過了天街就出了正陽門,到了南廓城。
嘉靖三十二年,道君準備擴建北京城,最初規劃的外城東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
但錢不夠。
在嚴嵩的建議下,只是先把南面的廓城修建了起來。
正陽門外當年的坊廂居民從此也成了“城裡人”。
通往正南方永定門的正陽門大街要經過數個路口,最主要的路口是連同廣寧門、廣渠門的交匯處。
朱常洛挪到右手邊,掀開了那邊的窗簾看過去。
他要面對的大明,他還沒見過。
那是“繁華”的騾馬市街和菜市街。
北京城已是四重格局。
最裡面自然是紫禁城。
而後是包裹著紫禁城的皇城,其內基本上是直接為皇帝服務的太監們再加上一些禮儀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