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升官,改制(第2頁)
“倒是翰林院事務增多,確實該改一改了。詹事府都是兼銜,也該改一改了。”
御書房底下,通政使司自然還如過去一般,但翰林院和詹事府的職能如何釐清?
這是洪武初年制定的一個衙門,原本是專責訓導太子、親王。但朱標之後,大明哪裡還有正經依照這個配置來教導並培養班底的太子?
朱高熾做太子時基本都在監國,沒必要這樣;朱瞻基做太子的時間極短;朱祁鎮年幼就即位了;朱見深長時間處於父親和叔父你來我往的自身難保之中;朱佑樘、朱厚照父子之後,道君朱厚熜來的是二龍不相見;朱翊鈞年幼即位之後,國本之爭就十幾年。
所以詹事府其實沒多少事,裡面又有正三品的詹事、正四品的少詹事、正六品的府丞、左春坊右春坊裡的一批五六品官職。
因此詹事府變相成了翰林院許多人的兼職,這是他們得以拉高官品、清流直升的“自留地”。
單論七品以上,詹事府足足有三十七個官位,遠多於翰林院七品以上的二十個。
範醇敬等人聽完又生出期待,不知道皇帝準備怎麼做。
“大原則,一房四館所轄大部衙,首官不低於正三品。”朱常洛看著範醇敬笑了笑,“詹事府形同虛設,不如理清楚了。當然了,朱學士還未到任,這些後面會商議清楚。如今先明確一點,翰林院掌院翰林學士之下,該有五個正四品,各掌四館一苑。”
經史館除了編修常規經典史籍,現在又要建立起朱常洛所要求的地方誌書庫。
詔制館雖然簡單,但朱常洛準備讓詔制館把行人司也管起來,作為皇權與底下溝通的另一個渠道,通政使司上傳,詔制館下達。
贊畫館如今只是草創,但在朱常洛的構想裡,卻是自己最熟悉的“政研秘書機構”。
百家館擔負著更遠大的科技樹重任,將來要協調的人員和部門更是不少。
給他們都提一提品級,逐漸完善架構,這是必須的。
這邊提高了品級,詹事府當然要減員不少,同時做另一件重要的事:內宣。
前代就有邊報,主要是傳遞邊關軍情。因為隨驛傳遞,尋常時候又能報一些別的事,因此這塘報、驛報確實是一個瞭解各地動向的渠道。
但在整個帝國的體系裡,塘報驛報只是各地向京師集中信息;中樞的信息再傳出去,則主要是依託旨意、公文和私下的書信。
朱常洛準備把詹事府做成一個另外服務於皇權的事務衙門,首先從內宣做起。
既有面對官紳的內宣,以一份真正的報紙為載體;也有面對百姓的內宣,那就是為正在發育著的說書人體系提供更多文本素材。
前者嚴肅,後者活潑。
聽皇帝問如今翰林院裡誰愛聽戲、賞劇,範醇敬等人還以為這是要敲打哪些人,因此支支吾吾。
“不是壞事,你們回去先準備著吧。”
朱常洛讓他們先離開了,才去往武英殿的樞密院那邊。
充分闡明自己的意思之後,樞密院的體系變動才是最大的。
五府所代表的,其實是五大軍區。目前,左軍都督府主要轄著遼東邊軍和山東、浙江地方衛所,中軍都督府則是河南與南直隸江北的地方衛所,後軍都督府是宣大兩邊、山西、北直隸,前軍都督府轄湖廣、江西、福建、廣東及南直隸江南部分,其餘西部都是右軍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