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太初有音(第3頁)
這個猜想,很快便得到另一個道宗聖地太虛宮的認同,根據太虛宮某個長老的推測,那托起人間之壺的,便是傳說中藏在萬物所歸的大壑——歸墟中的上古神靈禹疆。
風牧歌妄圖以靈魂深入歸墟,再重新降臨人間。
在太虛宮內收藏有一本極其古老且不知名的古經孤本,撰寫古經的人將當時的千界浩土稱作千壺,壺內便是大千世界。而那個神龜馱著的形如貓頭鷹的鳥,太虛宮稱呼其為“鴟鴞”,與神龜分別代表著長生與死亡,神龜馱著鴟鴞,便寓意著打破生死輪迴。
隨著兩尊道宗聖地的抽絲剝繭,那個秘儀大陣的秘密似乎也被揭開,風牧歌妄圖穿越歸墟,從人間之壺神遊那扇虛無縹緲的仙門,藉助燭龍的力量,在真理之門內重塑日月星辰,最終重生!
這個消息一傳出,便在人族掀起軒然大波。
對此,有人持懷疑態度,覺得太過匪夷所思,不過是危言聳聽,但那些傳承久遠的聖地道場卻並不這麼認為,他們傳承的更久遠,比世人更知道謫仙的手段有多恐怖。
縱然已經活過一世,但再次逆轉陰陽,以謫仙的神通,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如今,真理之門雖然依舊可以進去,但仙門內濁氣沖天,尋常修士膽敢擅入,不要說七絕仙境裡的殺機,就是那浩瀚如海的濁氣,就能磨滅修士肉身,毀人神魂。若是有朝一日,藏身其中的風牧歌真的成功轉生,對於人族和所有其他種族而言,都將是一把高懸於頭頂的利劍。
“死而復生嗎?”
大乾國偏北方某處河灘旁,十三停下身形恢復著靈氣,在買下留影石後不久,他便立即離開了那座坊市。
焚隱有自己的情報組織“風滿樓”,鬼知道那坊市裡有沒有藏著焚隱的探子,畢竟,坊市對於修士而言,永遠是打探消息最好的地方。
關於死而復生,在華夏的神話故事裡也曾出現過無數次,在反覆觀看了留影石中仙殿內的那部分片段後,十三突然想起一個在華夏曆史裡真實存在過的人。
華夏1972年,湘省出土了一座轟動全華夏的漢墓,其主人,便是那位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
在辛追夫人的墓室內,同樣出現了一幅帛畫,畫中的具體內容十三已經記不清了,但依稀記得,那帛畫好像也是被分為三個部分。
總感覺,辛追夫人墓中的帛畫和七絕仙殿內這個秘儀大陣勾勒的“道貌”極其相似。
而且,七絕仙境,本身不就是風牧歌的葬身之地嗎?
除此之外,還有他在留影石最開始時聽到的那個聲音。
“太初有音,音與仙共存,音就是仙。”
這應該是眾人還沒有進入七絕仙境之前真理之門內傳來的某個聲音。
風牧歌本身便通曉世間音律,也許在其他人看來,這或許是風牧歌對自身大道的某種感悟,但是十三還在地球的時候,也曾多次看到過類似的話語。
《約翰福音》,這本地球上幾乎家喻戶曉的聖經開篇的第一句——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這兩句話光是看上去就已經極其的相似,而且,十三還知道這句話其實有另外一種翻譯。
“聲音與神同在,聲音就是神”。
從天傾西北,到秘儀大陣,再到太初有音,風牧歌的仙冢雖然已經告一段落,但眾多巧合的背後,是否藏著什麼自己所不知道的隱秘聯繫。
這位妖仙,作為千界中最接近大道絕巔的生靈之一,是不是還知道什麼尋常人所不知道的“世界真相”。
“噗。”
正想著,十三突然聽到身旁不遠處傳來聲響。
扭頭望去,只見一個粗布麻衣的少女正卷著褲腿,赤著雙足站在水中,手中握著一根竹竿,快速刺入水中。
再拔出來時,竹竿上正串著三條鮮活的魚兒。
十三看著眼前的女子摸了摸下巴,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她。
而且,她這一杆三條魚,可比自己釣的快多了。
這河裡的魚都這麼笨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