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李東的原則

“再等倆月,這小子才會哄著讓他姥爺帶著去超市。”李東笑罵道。

來到地下車庫,李東讓沐沐坐在安全座椅上,薛佳琪在旁邊看著,一家人向天海市出發。

先去了一趟郊區,採摘了一些菠菜、韭菜、生菜,又收拾了一隻大鵝和老母雞,然後向老丈人家趕去。

大棚裡的菜吃不完的給付文勝等人也分了點,就當是員工福利了。平常他們不忙的時候,也可以幫忙照應照應。

到屋以後,沐沐個鬼靈精的跑到姥姥那裡說悄悄話。

“是媽媽跟你說的嗎?”鄭霞笑著看著沐沐,這個大外孫怎麼看怎麼讓她喜歡。

“是爸爸說的。”

“爸爸說,媽媽不能抱我。”

“得一年後了。”

沐沐跟個小人精一樣,給姥姥說著他的秘密。

“那就等一年後再讓媽媽抱你,現在爸爸、姥姥姥爺還有奶奶都可以抱你,還有你的大姨和小姨也可以抱你,有這麼多人都能抱你呢,是吧。”鄭霞笑著說道。

“那咱們沐沐喜歡弟弟還是妹妹?”薛仁剛看向沐沐問道。

“喜歡妹妹!”沐沐歪著頭想了想。

“為什麼喜歡妹妹啊?”薛仁剛又問道,其他人也都看向沐沐,想知道小傢伙兒的腦子裡想的是什麼。

“因為,因為。。。”沐沐吭哧了半天沒有說出來個所以然。

“是不是因為妹妹比較聽話,喜歡跟哥哥玩?”李東引導了一句。

“嗯。”沐沐點點頭,不太理解爸爸說的話,但還是點點頭。

這麼大的孩子還不懂得多個弟弟或者妹妹意味著什麼,也不會認為爸爸媽媽的愛被分走了。

但如果是等到他三四歲以後父母再要二胎的話,那他就會有這個意識了,會覺得爸爸媽媽總是抱弟弟(妹妹),或者讓弟弟(妹妹)吃奶不讓他吃了,再不然就是給弟弟(妹妹)買什麼東西了他也得要等等。

這是所有二胎家庭都得面對的一件事,處理的好了一片和諧,處理的不好雞飛狗跳,甚至會發生更悲劇的事情也說不定。

“產檢都正常吧?”鄭霞坐到女兒旁邊,跟女兒聊聊家常。

“都正常,就是總犯困,感覺怎麼睡都睡不夠。”薛佳琪笑著點點頭。

“困了就眯著,別硬撐著。學校那邊用不用你爸去打聲招呼,讓院裡別給你安排那麼多課外的工作?”鄭霞關心道。

雖然不是一個系統的,但是領導們的關係網絡猶如蜘蛛網一般密集,通過某一個或者兩個中間人就能聯絡到他想聯絡到的那個人。

就是這麼神奇!

“不用,上課現在還沒問題。我算了一下,正好能把下學期的課上完,到下一個學年直接休假。”薛佳琪笑著說道。

“知不知道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鄭霞瞅了一眼正在跟薛仁剛聊天的李東,在薛佳琪的耳邊小聲問道。

“不知道,不讓查。”薛佳琪輕輕地搖搖頭。

“傻,我給你找個熟人看看。”鄭霞小聲的嘀咕道。

非醫學需要禁止鑑定胎兒性別,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規定,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規定只是個規定。

“李東不讓,說要把神秘保持到最後一刻,提前知道了就沒有期待感了。”薛佳琪笑著說道。

“行吧,那你們倆商量吧。”鄭霞點點頭,也不再說什麼。

“下一步準備拓展哪片市場?”薛仁剛喝口茶看向李東。

現在李東已經在蘇省和浙省站穩了腳跟,一百家店雖然數量不是很龐大,但是已經初具規模,在連鎖店裡能排進前三名。

“市場部的人已經在魯省和皖省了簽了十二份合同,還有六個正在商討中。”李東說道。

工作都是提前佈局的,早在十一月份的時候市場部的人就已經去了這兩個省份,去當地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

“省會嗎,還是下面的地級市?”薛仁剛問道。

“優先拓展省會,然後再圍繞省會周邊的城市去拓展。和天海市、天青市這邊不一樣,外省的拓展我是用撒胡椒麵的形式,就是不集中在一兩個城市,而是每個城市都至少有一家。

如果城市的體量大,門店的生意也確實不錯,那就繼續開第二家和第三家店。如果不是那麼好,就不再繼續開店。”

“因為不同的地區飲食習慣不同,在蘇省和浙省能吃得開的東琪烤魚和東琪米線是不是同樣能在當地站穩腳跟,這是個未知數。”

“所以,我跟市場部的人交代的就是省會城市先開設兩到三家店,其他地級市先各開一家,循序漸進。”

李東把他經過深思熟慮的想法跟老丈人彙報一下,雖然老丈人不是餐飲行業的從業者,但是人家是領導啊。

領導看問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式跟員工是不一樣的。

“你還是比較保守的,這樣做也挺好,穩步推進。預計今年新開多少家店?”薛仁剛點點頭算是認可了李東的想法。

雖說在他看來李東的市場拓展有點保守,但是目前來說也不算什麼大問題。李東就是這樣的性格,如果讓他把步子一下邁大點,估計他也接受不了。

“全年新開一百家店左右,每個月保持在八家到十家之間。”李東給老丈人的茶杯續上水。

“嗯,可以。東琪烤魚和東琪米線各五十家,員工培訓和服務得做好,最重要的是原材料得解決好。”薛仁剛一下就看出來關鍵問題所在。

運營模式很成熟了,沒什麼好說的,剩下的就是員工培訓了,畢竟服務行業中服務水平很重要,是給顧客的第一感受。

“我知道,口碑永遠是第一位的,如果保障不了口碑和服務,我寧可不開新店。

周邊省市開業之前首先就是會談好原材料供應等問題,確保各種食材的供應符合東琪的標準,否則是不允許開業的。”李東點點頭,這是他的原則和底線。

不管別的品牌是怎麼做的,也不管人家一年能開多少家店。反正他自己會始終堅持服務和口碑,只能越做越好,不能被人在後面戳著脊樑骨罵。

哪怕就是少賺點都可以,但是一定不能讓人說他李東是奸商、昧良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