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刀流 作品
第405章 億點獎勵
狼吞虎嚥的吃完飯,薛佳琪主動去廚房洗刷鍋碗,李東攔都攔不住。
回到臥室,李東坐在書桌前寫寫畫畫,記錄著水產養殖的一些信息數據。
對於淡水魚養殖他是第一次接觸,雖說之前就已經查閱了大量資料,對於養殖的全過程腦海裡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概念,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白了。
這次李東準備先從叉尾鮰魚飼養開始,相對於清江魚和凌波魚,叉尾鮰魚的飼養要簡單一些,而肉質又比凌波魚好一些,最後經過慎重的考量之後李東選擇了叉尾鮰魚。
根據李東在網上查到的資料和這段時間的走訪調研,叉尾鮰魚每畝池塘的產量大概在400-500公斤之間,基本上也就是兩百五十條到三百條左右。
飼養叉尾鮰魚時還得搭配養殖一些其他魚類,目前比較普遍的做法是8比2的比例模式,即主養魚佔總投放量的百分之80,配養魚佔百分之20,鮰魚的殘餌或糞便肥水可為配養魚提供營養需要。
配養魚選擇標準是對水質有淨化作用的魚類如鰱鱅、羅非魚,但不能培養與叉尾鮰食性基本相同且爭食性強的魚,如鯉鯽等。叉尾鮰魚的放養密度為每畝600~800尾之間,搭配鰱鱅或羅非魚200~300尾,如果放置的有增氧設備的話可適當增加放養量。
另外根據李東的瞭解和調研,在淡水魚的養殖中,池塘的條件好壞對於養殖的結果至關重要。
首先池塘底部應保持平坦,以提供穩定的生長基地,不能坑坑窪窪的。池底還得有淤泥,厚度應控制在10-15釐米之間最佳,這樣能避免過多有害物質的積累。
然後就是得有充足的水源和完善的進排設施是必不可少的,這樣能確保池塘裡水位的適度和水質的良好。
之所以選了兩個十畝的池塘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既能給叉尾鮰魚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又便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