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吃薯片 作品

第1章 江弦(第2頁)

他屬於那個彩禮詐騙頻發、五旬老太守國門的後疫情時代。

至於1978年,那是他不曾見過,也不曾經歷過的四十年前。

縱然他是一網文寫手,知識面廣闊,對時代大勢有所瞭解,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沒切身感受過,那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毫無優勢先機。

至於爽文主角的那樣,靠積攢的人生經驗,四面逢源,八面玲瓏?

他的確人到中年,對人生也有所感悟。

全是下三路。

萬幸,他還有個系統......

“江弦,咋還沒去?”

窗外,王大媽又殺個回馬槍。

江弦翻個白眼,慢吞吞穿上的確良白襯衫,趿拉一雙黑麵紅底兒的內聯升布鞋。

騎輛“二八”錳鋼車,溜出衚衕。

......

他這車是永久牌的,這年頭騎輛永久,相當於後世開輛su7。

倍兒有面子。

沿著南柳巷,往琉璃廠騎。

關於一個時代的印象,從圖片裡看和自己親眼見到,完全是兩碼事兒。

四處灰突突的,兩側磚瓦房矮小破舊,人群一抹水兒藍、黑、灰,電線杆佈滿密密麻麻的電線,唯有牆上鮮亮的紅底標語格外醒目。

江弦一路左拐右拐,就像穿梭於泛黃過曝的老電影,一切都朦朧而不真實。

騎了十幾分鍾,到了四十三中學南側的“琉璃廠街道服務站”。

他解開釦子,襯衫裡已經捂出一層細汗。

的確良就這樣,不吸汗不透氣,但爽滑易洗,還是70年代時髦的象徵。

服務站門外麇集了一大幫人,跟找日結的三和大神似得,表情都特麼一樣的喪。

1978年,浩浩蕩蕩的知青返城大潮洶湧而起,成千上萬壯勞力蜂擁回城市,導致出現嚴重的失業問題。

就拿京城來說,待業青年數量達到40萬人,平均每2.7戶,就有1人沒工作。

而且這會兒跟後疫情時代又不一樣。

後疫情時代,女的能直播,餓了就點外賣,男的能送外賣,送完外賣看女的直播。

這會兒,你沒工作那就是真沒工作。

“還是相信後人的智慧吧。”

江弦扯開袖釦,把袖子挽起,深吸口氣,隨後一頭扎進擁擠的人潮。

“領導,還有活兒麼?我是返城知青。”

工作人員看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