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吃薯片 作品

264.第263章 《少林寺》

 第263章 《少林寺》

 7月4日是茅盾同志的生日,今年又恰逢他老人家誕辰85週年,文化部以及中作協打算組織一場紀念活動懷念茅公。

 海子裡,文化部領導們坐在一塊兒開會,順便商議這件事,會議由代部長周巍峙主持,中作協這邊,巴金、夏衍、葉聖陶、賀井之、陳荒煤、周洋、馮沐、光未然、丁凌等都出席參加。

 開會前一陣忙亂,一幫上了年紀的同志,因為沒帶茶錢,侷促的四處去借。

 等老同志們安穩下來,周巍峙同志這才不緊不慢的安排起中作協接下來這段時間的工作。

 先是肯定了由巴金同志接替茅盾同志工作,擔任中作協主席團代理主席職務。

 很快便聊到紀念茅公的事上。

 有人提議說做郵票,魯迅先生去世以後,就多次登上郵票。

 今年剛剛發行了一套《魯迅誕辰一百週年》郵票,還是今年的春節前夕,茅公應邀為這套郵票題的字。

 據瞭解,這是茅盾同志生前的最後一次題字,這也是最後一套魯迅題材的郵票。

 “我們的江弦同志不是一直在給茅盾同志拍一個電影?”

 巴金忽然開口,仍是操著濃重的巴蜀口音,“有沒有辦法,在茅盾同志誕辰的日子,讓這個電影在我們央視的頻道上播一播?”

 一句話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不僅僅是巴金的地位要讓別人重視他說的話,更關鍵的是巴金所說的東西。

 “巴金同志,能不能仔細問一下,江弦同志給茅公拍了什麼?”

 “他說是一個紀錄片。”巴金回憶說,“我記得他說,今年春節前,曾經舉著個大燈去給沈先生拍了一天,他還想拍我,一直要跟我約個時間。”

 “紀錄片?”

 這一塊兒還是影協的同志們比較瞭解,很快給老同志們簡單做了介紹。

 “大概就是給茅盾同志錄了像,能在電視機前看見茅盾同志的身影.”

 在座眾人一時間振奮。

 居然有這麼珍貴的影視資料?!

 感到振奮的還有葉聖陶。

 他和茅盾之間的友誼非同一般。

 茅盾同志去世之前,他和茅盾同志拍了一張合照,本以為那就是唯一的影視資料了。

 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東西。

 此刻,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見見江弦,親口問問他這個東西拍好了沒有、能看了沒有。

 宣傳的同志把工作給央視和中作協安排下去,央視那邊也很好說話,不就是放個帶子麼,上邊兒都允許了,我們當然能放。

 最後工作小組的同志很快把電話撥到江弦那裡。

 彼時的江弦還在《電影創作》編輯部,還沒審《京都球俠》的劇本。

 他那部雲集了王扶林、張藝謀、陳皚鴿等一眾下一代導演、攝影的《中國文學》紀錄片,第一集已然拍完。

 為了拍這一集,張藝謀他們坐火車跑了烏鎮、上海、廣州三個地方,按江弦的吩咐剪輯完成,這才終於攝製完成了第一集。

 至於江弦讓曹鴻翔去送的,自然就是這片子的這卷錄像帶。

 曹鴻翔給央視的演播室送去,和後世不一樣,央視的總部這會兒在廣播大廈院內。

 演播室那邊兒的工作人員從曹鴻翔那兒拿到錄像帶以後,第一時間看了一遍,討論上報以後,很快就聯繫江弦過來籤協議。

 央視的同志們還有點兒奇怪,“你是怎麼想到拍這個的?”

 江弦一下想起了馬原當時雄心勃勃組織拍攝《中國文學》時也被問過這個問題。

 他說:我想為中國文學做點事。

 對方就告訴他:馬原,真想為中國文學做點事,你還是多寫幾篇小說吧。

 馬原的寫作完全被拍攝的事兒耽擱,但是江弦基本沒這樣的顧慮。

 他的寫作速度也一直沒慢下來過。

 於是理直氣壯的這麼回答:“我想為中國文學做點事。”

 對方很是敬佩的看他一眼,而後衝著他豎起大拇指。

 這天,北影廠來了個香港來的導演,張鑫炎。

 這可成了北影廠一件備受關注的大事,誰都知道張鑫炎是來北影廠挑電影女主角的,一個個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