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吃薯片 作品

第187章 整它個大件兒(第3頁)

 吳瑜在外面磨蹭半天,把護照拿出來,讓人一看,也進來了。

 江弦和朱琳跟在他身後,逛了一圈,零食、自行車、地毯.都是朱琳沒見過的牌子,很稀奇。

 這裡賣的東西都是市面上見不到的,屬於“特供”商品,像是上海梅林的罐頭、天津起士林的西點、蘇州的雙面繡、杭州的織錦、bj雪蓮的羊絨衫

 進口的東西,家電、人頭馬的洋酒、萬寶路的香菸等,那更是這裡的專賣。

 友誼商店的口號便是如此,“市面上有的商品,我們這裡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們必須有;外國時興的,我們也得有!”

 江弦先給倆人置辦了幾身行頭,買了幾身白灰色的運動衣,又買

了幾雙運動鞋、皮鞋,淘汰了他腳上那對內聯升。

 不是說內聯升不好,他穿不習慣,布鞋的足弓處少了點支撐就很難受。

 還是這個年代人自己穿的習慣,聽說那位老同志特愛穿內聯升,97年“內聯升”專門為他定做了一雙特製黑色皮便鞋,希望他能穿著踩上香港的土地。

 買了些市面上很難弄著的零食,巧克力、咖啡這些,以及好幾條萬寶路香菸。

 “旭日東昇,晨曦初現,呢個係萬寶路嘅世界!”

 這是80年代播《大俠霍元甲》之前黃金時段必放廣告,就是萬寶路的。

 萬寶路是世界最暢銷香菸,還有一歌叫《萬寶路進行曲》,巨經典,副歌那段人人都聽過,不論大大小小、海內海外、過去現在,凡頒獎典禮、哪怕公司年會,都是必放曲目。

 “這塊雞血石不錯。”江弦瞄上一塊雞血石印章,質料純正,製作精緻。

 “你爸肯定也喜歡這玩意。”

 他一琢磨,朱教授那高級知識分子,咋可能不愛這種玩意兒。

 “太貴了。”朱琳揪了揪他胳膊,已經有了點兒勤儉持家的模樣,悄聲提醒,“什麼都買,花完了以後不過了啊?”

 “以後我再賺就是了。”江弦油鹽不進,大手一揮,當即弄了兩塊兒。

 友誼商店有篆刻部門,能直接篆刻,只要手握外匯券,那服務的叫一個周到。

 友誼第一、政治掛帥的年代,服務要不計成本、要不遺餘力!

 “床上用品要不要?”

 “床上用品?”

 “這毯子都挺好的,你看這質地。”

 毛毯弄了幾床,他順便搞了些床上用的計生用品。

 朱琳翻了個白眼,悄聲道:“你買這個幹嘛啊?”

 “這玩意總是要用的,總不能把那舊的用完了的洗洗接著用,這玩意兒不興縫縫補補。”江弦拎得很清。

 這玩意兒還是國外的好,不管是這會兒還是後世都一樣,不管怎麼說,至少它比國內的薄。

 而且這會兒國內的,那基本就是薄橡皮做的袋子,《人民公社保健員手冊》可寫了,那叫如意袋,取下以後用布包起來,第二天用冷水洗乾淨,擦乾水,抹上滑石粉,捲起來,放在陰涼的地方,以後再用。

 嗯,真就是洗洗再用。

 甭說朱琳接不接受了,他先不接受。

 聽著江弦的虎狼之詞,朱琳臉紅的快要滴血,輕捶他胳膊一下。

 大家都是頭一遭,從哪兒知道的那麼多門門道道?

 難不成寫看資料看著了?

 tui,這幫當作家的,忒不正經。

 倆人買這麼多東西,也不擔心拿不回去,你儘管買,友誼商店管送。

 除去零零散散的東西,江弦還整了一大件兒——空調。

 日本的,三千多塊,還是分體式空調,比窗機強多了,得專門弄個降壓器,把220v降到110v,室內掛機的遙控板和機器連根線,在室內機下邊提溜著。

 嗯,回頭還要上供電局交增容費。

 江弦一弄就是兩臺,他們家裡弄一臺,給朱琳他們家再送一臺。

 這會兒的京城正是最熱的月份,晚上睡覺沒個涼蓆兒,那炕都焐的慌。

 這鬼天兒,他這當姑爺的直接扛著一空調上門,那可太有面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