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義從 作品

第三十六章 九家(第2頁)

“一營猖神,也敢如此跋扈,真真的是反了天了。”

“黑山祝、梁、馬,東郡嬴、武、周,巡江衙門的徐胤老道,郡府的老不死.......好好好,終於是都浮出水面了嗎?”

“敬德,將道庭賜予我族的護法兵馬也啟出來,點出三百道兵,正修二百,老夫今兒個就非得和他們博個高低了!”

“今日不殺他一二名丹修,就算老夫無能!”

趙氏元祖-趙貞面色一狠,竟是指揮著趙氏要啟出底蘊搏上一搏了。

聞得此怒火攻心之言,趙敬德也不動作,只是矗立在原地對著趙貞深深一躬。

“曾祖莫要生氣,且聽敬德一言,若是曾祖只覺敬德之法無用,再動不遲!”

趙敬德頂著元祖的怒火,強自鎮定下來,飛速的陳述著各種厲害。

“那武家不過是被推入棋盤的一枚棋子,孫兒早就與他約定,怎知三祖追上門去連番羞辱其人,以至於其殊死一搏釀成大禍!”

“但即使殺了武庸,我趙氏又能得到什麼呢?我看,什麼都得不到,甚至二祖,四祖也有可能在搏命中隕滅的風險。”

“武氏乃玉京荀氏的遠親,在那位荀老太君的安排下,如今尚且欠著荀氏數千萬道銖,真要讓武氏絕了嗣,那保不齊玉京荀氏的老真君就要來我丹陽破家滅門了。”

“這豈不是正合了那各家的心思?”

武家的荀老太君,輾轉多年,向母族-玉京荀氏賒借了兩千六百餘萬道銖,才換得那一枝扶桑木。

這筆大賬一日不清,各州郡的博弈中誰要是殺了武庸,只怕不出三月,這筆賬就得算在他們頭上,甚至還要翻倍,那可是三品世家-荀氏的債。

如此,也不失為一種對武庸的保護。

畢竟,數千萬道銖的因果,有幾人背的起?就算背的起,誰想去碰這個燙手山芋?

“困局的由來,也不過是江北黑山三家祝、馬、梁,巡江道史.......四家欲圖我朱江每年數百萬道銖的流水。”

“以曾祖之能,不如趁其不備,強殺其一名丹修,用以殺雞儆猴!”

趙敬德侃侃而談,將主次矛盾一一剖析開來。

“巡江道史乃是道庭指派,即便殺了,既要承擔道庭的問責,不出兩年又有新任道史上位。”

“這徐胤雖說難纏,卻也尚處於能處理的範圍,若是殺了他,下一任來的是龍是虎可就是個未知數了!所以,孫兒認為,不如不動。”

“而黑山,黑山郡三家內耗數百年,各家不過剩下一兩老弱,只是那祝家前些年出了一名丹成上品的真修,強自統合起了三家。”

“孫兒以為,曾祖可與二祖,四祖,有心無心下,猝然剪除了那位祝家的丹修。則黑山不攻自破,單單一個徐胤,他翻不起浪來。”

“何況巡江道史-徐胤才是安排刺殺那武庸的幕後黑手..........”

看似乎八家合圍趙氏,實際是與他們有實質利益衝突的便只有黑山與巡江道史。

剪除了黑山的首腦,黑山便如同那無頭蒼蠅般了。

而只要妥善處理與那武庸的關係,東郡既不臨江也不傍海,嬴、週二族也沒了借題發揮的空間,東郡三家的威脅也就消弭於無形!

“嗯?乖孫,言之有理!”趙氏元祖面色陡然一驚,緊緊盯著趙敬德,眸中異彩連連。

聽得他這麼一分析,似乎這場面也就不足為慮了?九大世家,十一名丹道法師,趙氏真正的敵人也不過只有那祝氏的祝姬、江上的何胤。

“老二與老三自幼就最為交好,恐怕......”趙貞猶豫道。

恐怕他不會對武庸善罷甘休啊!

“哼!三祖為私慾連金丹都丟了,還平白惹得東郡三家借勢插手,二祖難不成也要步他的後塵?”趙敬德面色難看。

趙家三祖可是當著武庸的面說,他趙敬德算是個什麼東西,他說的話又算什麼?

以一己私慾不顧家族大計,依趙敬德來看,老傢伙合該有此一劫!

許是對破局之法有了盤算,趙貞打了個哈哈,輕笑道:

“待我從那猖神手上奪回老三的金丹,調養一番也尚能穩固丹道修行。”

“曾祖,與其花費那海量資糧去挽回那三祖的道行,倒不如助孫兒結成上品金丹,畢竟馬上.......”趙敬德蹙眉反對,但餘光瞥到他家元祖臉色的寒芒後,猛然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