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第159章 未來(第2頁)
“那倒無礙,勤修道法,神通不墮,與其交往,點到為止即可!”
武庸眉頭一挑,直朝武靈秀望去,倒是差點被瓊明王氏偷家了?
這幼妹如今已然是亭亭玉立,生得楚楚動人,再不復當年嬌憨模樣。
他這當兄長的,可是屬實不太稱職。
“嗯,我武氏今後定策便是如此,我須得下一次論品,扶搖武氏重奪四品之位。”
“東郡扶搖山自是不會放棄,不
僅不能放棄,還得好生經營,當初託庇在扶搖之下的六縣道觀,得酌選可靠之人重塑傳承。”
“以待來日……”
言語間便自丹汞福地中攝取出六支二尺玉瓶。
瓶中氤氳之息流轉不絕,氣非氣,霧非霧,端的是神異非常。
“族中嫡庶旁親加之一起,也就是你我五人了。”
“雖有些拔苗助長之嫌,但如今,需要你們儘早練作金丹,修成三轉丹道法師!”
“此氣號為靈機,乃一方世界演化萬千,大衍五十,天衍四十九,此靈機服下可憑空生得兩儀、四象、三才、五行等道痕各四十九。”
“腹中可憑空而生甲子法力。”
“一元之始,因此號為元始靈機。”
武庸輕輕揭開其中一支玉瓶,其中百縷靈機化出縷,分散至四人身前,將餘者封回瓶中,再向四人演示如何消化此等神物。
四縷靈機甫一沒入四人體內,便只覺其化作一道無形法力,悠悠融入周天,在武庸的控制下,四人內視,尤其是為其所見,風道道痕在那氤氳之氣堆砌下,與身軀之中化出半道道痕。而其所花費的時間,連一炷香都未到。
真是令人驚異,只一縷靈機便如此,那百縷,千縷,該是何等的神妙?
“武萱、武烈,這六道靈機,你二人每人取三道,細細消化,可憑生三甲子法力,三衍道痕。”
“不過,卻也不急著立刻便結丹,消化完三道靈機後,須得好生洗練暴增的法力,化為己用,還需勤修神通,再思結丹事宜。”
武庸卻也不至於趕鴨子上架,就要他們立刻結丹去為他做什麼,若是倉促間丹成下品,駁雜難堪,倒也是個莫大的遺憾。
但求諸方圓滿丹成上品,有不可思之神通。
退而求其次,結成中品金丹,也是大道無瑕,雖無進益,但修道者也,中正平和也是極好!
“嫂嫂和靈秀亦是如此,尤其是妙熙,你當初乃是壽春道院榜首,未入道宮便築就道基,如今近二十年過去,怎得還未凝罡煉煞?”
“我所能做,力保你等三轉,有壽八百,絕非問題。”
“但金丹入腹,再往後神通、道行、法力、道蘊,缺一不可,你等丹鼎一道更是胸中五氣難煉,頂上三花縹緲無蹤。”
“自家不務修行,該是如何?”
若說結丹,武庸自身亦是不修丹鼎,更無法指點,或許花上些許靈機能強行成丹,但日後的修行呢?
求道之難,既修神通,更求天數。
元始靈機只得強築底蘊,可得神通,但天數該是如何,卻是皆由自身所求。
“倒也並非如此,只是我欲練出一尊本命法器-碧玉琵琶,如今其禁制剛剛合地煞七十二道,還差一絲火候!”
徐妙熙訥訥否認。
她雖說是近些年來懈怠了少許,但還不至於如武庸所言,只是也想在二轉修得極致,在凝罡煉煞之時洗練出本命法寶,凝聚本命神通,故才停滯了許久。
“何等法器?竟洗練瞭如此之久?”
武烈大總管洗練法器停滯了近乎一甲子,乃是荀老太君的馭下之道,並未為其開方便之門,苦於寶材難得。
她可是西苑主母,不至於吧?
“還不是叔叔你先前封在府中的那諸器祭煉之法,持國碧玉琵琶、增長青雲劍、廣目寶珠、多聞混元寶傘……”
“這持國玉琵琶越是祭煉越是心驚,簡直似個無底洞,地火風水四類寶材、周山之玉、錦妙雲光,可讓我全副身家都投了進去,就這還只祭煉了個大半。”
“叔叔那幾道法器,可害慘了我與靈秀,她祭煉的增長青雲劍亦是如此!”
本以為是武庸自那道上品傳承中擇出的妙法,哪知是個無底深坑,花費了數百萬道銖的靈材,也就練了個囫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