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中馬 作品

第四百五十二章 開卷考試還有抄的?(第3頁)

    等都過了一遍,把拖拉機停回原位,那個看著的工作人員豎起了大拇指:

    “利害,倒車能倒成這樣的,來考核的人中,你是頭一個!保過!”

    李龍謝過人家,把搖把子放回位,離開了農機局。他也沒等那個鄧朝先請客,人家這麼說,他是沒當回事,還是去楊大姐那裡和顧曉霞一起吃飯比較好。

    顧曉霞還沒下班,李龍去市場轉了一圈,沒看到老爹和陶大強,猜測他們應該是已經把魚賣完回去了。市場更加繁榮,賣苜蓿的都有。當然無論買的還是賣的,基本上都是漢族人。

    這讓李龍想起來後世一些民族同志說你們漢族人吃草,但是慢慢的,他們也跟著一起吃了起來。

    那時候說的吃草包括但不限於苜蓿、芨芨菜、蒲公英等各種春天的野菜。

    有人說靠山吃山,但實際上山裡的牧民除了個別打獵,其他的基本上就不會去動山裡的那些東西,無論黨參貝母還是蘑菇,對他們來說都是草,只是給牛羊吃的。

    至於鹿角之類的,生活在山邊上的許多是知道其價值的,但生活在深山裡的牧民並不清楚。他們世代放牧,哪怕是到二十世紀末和外界接觸也不算多,因此對這些東西並不是很在意。

    到二十一世紀十年代的時候,這些牧民和外界接觸多了,才開始慢慢用身邊的資源換錢,最開始的時候,一袋子五十多公斤野蘑菇,就換五十塊錢,你敢信嗎?這可是二零一五年左右。

    但再往後一兩年,旅遊的人多了,哈薩克小朋友就開始牽著自家的馬到景點掙錢了,而再往後山邊的牧民在雨季就能提著一袋袋蘑菇按市價給遊客賣了,新鮮的巴楚菇一公斤一百,新鮮的羊肚菌一公斤一百八到兩百,甚至更高。

    而城市街道里也能看到少數民族人推著板車賣苜蓿、賣芨芨菜等,價格還不低。

    扯遠了。

    李龍看了一圈,碰到了那個賣糧食的攤主,那位還認得李龍,招呼了一聲:

    “今天咋沒開拖拉機?”

    “震得屁股疼,”李龍開著玩笑,“休息兩天。”

    攤主也沒當真,聊了幾句,李龍離開。

    他又騎車去了文化宮,轉了一圈,找到了票販子曹六。

    “大哥,好久沒見了啊。”曹六對李龍還是很有印象的,而且讓他很感激的是,李龍告訴他倒票還有市場。當初他是沒啥信心,李龍算是大客戶,既然人家說了他也就信了,沒想到接下來票還繼續在用,特別是這電視機等家用電器出來後,工業票需求量大增,他又小發了一筆。

    不過再過一兩年,北疆輕工業發展起來,基本上生活用品就不怎麼用票了。

    所以李龍在從他這裡買票的時候,也提醒他要轉行了,這票啊,慢慢的就吃不開了。

    曹六聽了李龍的話,開始想其他的路子。這兩年他也攢了點錢,眼下商品經濟時期,各種物資都缺,想找條發財的路子,對於他們這些消息相對靈通的人來說還是不難的。

    李龍買了一些票,這是打算明天從百貨大樓那裡買生活用品的。他覺得像孫家強這樣的人肯定是缺生活用品多過缺錢。畢竟進山一趟不容易,讓他們揹著生活物資進山,也背不了多少。李龍就想當個中間商,賺個差價。

    他現在感覺有個拖拉機往返真是太方便了。速度快,拉的多,動力足而且現在油也便宜。

    早知道去年就應該買了。

    還是經驗不足。

    買完票,李龍看時間差不多,騎上自行車去了教育局。

    等這邊時間點到了之後,李龍看著顧曉霞推著自行車出來,便衝她招了招手迎了上去。

    “你怎麼來了?今天沒開拖拉機?”

    “考執照嘛,怎麼也得給人家點面子。有人就開著拖拉機過去的,結果罰了五塊錢。”李龍把鄧朝先的事情當笑話給顧曉霞說了,兩個人並排騎著自行車去往南面。

    後面顧曉霞的同事有看到的便八卦起來。有人羨慕,有人嫉妒,還有人誇著是郎才女貌。

    中午飯後,兩個人休息了一會兒又一起出來,李龍去往農機局,他想早點考完,早點去買東西,然後明天早上直接就到山裡。

    他以為自己來的夠早的了,沒想到還有比他來的更早的。有人早早就等在農機局門口,這時候還沒上班,大門雖然開著,但門衛也不放人進去。

    那就等吧。

    上班時間到,李龍第一個去後院,準備實操。

    上午過了一遍,李龍信心很足,等工作人員就位後第一個上去操作,然後很順利的就通過了。

    接下來就是等通知拿證了。這需要一個過程,就跟拖拉機上牌一樣,不可能是實時的。

    李龍騎著自行車離開,然後去大院開拖拉機,順便給小鹿們給水、飼料,接著去採購物資。

    然後又看到了燙頭的小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