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鹹平三年(第2頁)
自從瀛西、莫州之戰,宋軍先勝後敗,算是給了邊境一點喘息之機,遼軍暫緩了攻勢,也稍稍退回去。
其實原本這一次聲勢浩大就只是樣子貨,更多是試探之舉,所以說這一次趙恆的御駕親征,其實也是應該的,並不算是反應過度,因為的確如果沒有他親自坐鎮的話,前線還不定會成什麼樣。
同時這樣也是向遼國表明了大宋這邊堅決的態度,才有了現在暫罷刀兵,但隨時可能烽煙再起,所以宋軍沒有放鬆警惕,趙恆也一直在做著各種佈置。
當然,這半年來邊界雖然看似平靜,但各處卻也發生了不少的事情,比如李勇到東京的當月,黃河在鄆州大決口,大水漫灌魯西,直接將須昌城淹沒,死傷不計其數。
黃河治理問題歷來是令各代王朝統治者頭疼的一大難題,歷經兩千年無數次的改道、決堤,為了治理這條母親河,歷朝歷代靡費無數、勞民傷財,但卻不得不做,因為不做的結果更糟糕。
說人定勝天,但真讓黃河肆意氾濫了,那整個流域上千萬民眾都可能遭殃。
此外還有茶政之事,宋代茶已經開始流行,在士大夫階層更是有著飲茶的風尚,像是《夢華錄》原劇中,趙盼兒不管是在錢塘還是東京汴梁,開的都是茶樓,其實也從側面說明了此時茶飲的流行關於發展。
而相應的,茶政事涉相關的稅收,自然也引起了注意,不管是免除湖南茶稅、地稅,還是恢復饒州茶倉,以便茶民就近繳稅,都與此相關。
之後趙恆又設置群牧司,掌管內外廄牧之事;設置川、峽安撫使,也稱安撫司,這是對於之前神衛軍王均叛亂的善後工作;籍河北強壯男子,團練鄉兵,以備不時之需。
這一樁樁一件件,李勇都是作為旁觀者,偶爾提出一些意見,也並未被採納。
趙恆的理由是“愛卿不查細節,雖高屋建瓴,卻又不切實際”,但實際上真正的原因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真正有資格上這盤棋的,在趙恆這裡也只有他與當朝宰相李沆。
原本有兩位宰相,因四月呂端病重,趙恆啟用了前朝的張齊賢,但因冬至日朝會時醉酒在殿前失儀,就被罷去了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