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回 說前事在何年,連廊夜話(1)(第2頁)
“周乙哥,雨大了,風涼,進屋裡來吧。”身後有人在對他說話。
“哦,知道了,你先睡吧,我再站一會兒。”被叫做周乙的人輕輕的回答道,“我有快三十年沒看過葉家田了,還有這裡的雨。”
葉家田是臨江市所轄黃陂縣的一個村子,周乙是在鄭州才醒的。他醒來的時候,看到身前的劉魁,有一霎的疑惑和迷茫,緊跟著又看到了一個鬚髮皆白的老先生,一個面相淳樸的中年女人。周乙的身體還很虛弱,所以看了身邊的所有人後,又閉上了眼睛。劉魁在身邊,他應該在安全中,但是他的記憶仍然還在天上的小雪,和身後的槍聲。
當天晚上,火車到了歸綏後,周乙可以吃一些稀的食物了,劉魁把所有事情簡單的告訴了周乙,周乙向劉魁和他的岳父及夫人表示了感謝。這一次死裡逃生,也讓周乙感慨不已,本以為落在高彬的手裡,無論如何是不能生還了。可是現在他在南下的火車上,在歸綏又掛上了繼續南下的車頭後仍然向南走。畢老先生轉達了俄羅斯醫生的話,周乙知道這個醫生很可能就是他那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俄羅斯老祖母的後代。沒想到,經歷了這樣驚險的槍決,更沒有想到他已經在遠離哈爾濱的火車上。現在的日本人已經是窮途末路,高彬也不可能有如此長的手臂,跟蹤著來抓他。
到了臨江市後,畢老先生馬不停蹄的帶著人回到了自己的祖籍,黃陂縣的鄉下。葉家田是一個以李、曾、畢、鍾四姓為主的幾個村落,沒有再細分,前前後後有五個都不大的小村子,歸長興集管轄,在不規整的稻田、池塘和其它田地的分割之下,散落的是近二百多戶人家。
畢家屬於清朝中期遷移的外姓,據祖上說是與法國人打仗時,調集的北方漢軍旗,打完了就地屯軍,後來又轉到了湖南某地,再後來屯軍的管理越來越松。畢家和最好的一個曾姓兄弟都是山西人,行軍打仗時互相照應,僥倖活了下來就成了好兄弟,在雲南娶妻,又在湖南紮下了根。隨著畢和曾家的家業慢慢擴張,就再次一起帶著幾十口人家全部遷到了臨江市。後來,戰爭不斷,臨江市風起雲湧,所以就在葉家田買了地,兩家人終於穩定的住在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