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回 細謀劃巧安排,誓闖龍潭(1)(第2頁)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因為戰事不利,紅軍突然決定撤離蘇區,大量的紅軍還在集結中的時候,先頭部隊已經悄悄的脫離開前線,秘密的急行軍到了雲州城下。很明顯,紅軍的戰略目的是從雲州打開缺口,然後渡過長江,向北實現“北上抗日”的計劃。老蔣根本沒有想到,紅軍會真的如他們所提倡的那樣,渡過長江北上抗日,所以在雲州一帶沒有部署多少軍隊,有的只是謝雙休的一個師。如果要北上抗日,把第一戰選擇在打下雲州,這是最好的選擇,紅軍採取的常用戰略就是攻打弱點,況且這也是離開蘇區的必經之地,只有打開了這個門戶,紅軍才能安全的撤離。
其實,攻打雲州也是戰術,是迷惑老蔣的虛招,要把圍困蘇區的敵軍引開,為紅軍撤離製造假象。紅軍最後脫離了老蔣的幾道封鎖線後,是向西開始偉大的長征的。但是,一直被紅軍牽著鼻子轉的老蔣卻以為進攻雲州是真的,而且背靠長江的紅軍就是進了死地。於是,老蔣一面去電讓謝湘居嚴令謝雙休的一個師堅守雲州不能退半步,一面調集各部大軍立即向雲州集結。因為圍剿蘇區的人馬太分散,而且都在蘇區燒殺搶掠,所以調集起來不容易,所以老蔣緊急飭令謝雙休部必須堅守雲州三天,這樣他就能再次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圍住紅軍。老蔣也知道,謝雙休肯定擋不住,但是能堅守三天既贏得了時間,也讓紅軍消耗掉謝湘居的部隊,這是一舉兩得大好事。
這是老蔣對蘇區的最後一次大圍剿,不但動用了三十多萬的嫡系部隊,而且還有二十多萬的非嫡系部隊,以德國軍事顧問給出的戰役目標為主,採用齊頭並進的招數,所有清剿部隊互相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二十里,這樣隨時可以相互之間支援。可是戰事一開始,紅軍就很奇怪的擺出陣地防守的架勢,為了一城一地,與五十萬國軍浴血戰鬥,結果導致城與地相繼都丟失了。然後,國軍採取步步為營的戰法,攻下一個地方,先進行地毯式的搜索,消除一切可能死灰復燃的種子,把治安維持好以後,再排成一字長蛇陣向下一個目標發起進攻。最後合圍紅軍的政治經濟中心,達到一舉覆滅的目的。
但是,就在戰事順利發展的時候,紅軍卻忽然決定放棄蘇區,只留下少許部隊阻擊和牽制圍剿大軍,而且紅軍的這一個戰略撤退之舉,也萬萬想不到是要北上抗日,直到兩天後才被軍事顧問團發覺,所以一時之間竟然缺少攔截的大部隊了。因此,焦急之下的老蔣才把擋住紅軍的重任萬不得已的交給了他並不信任的謝湘居,讓他的部隊趕快收縮,因為只有他的部隊才集結在雲州一帶,而駐守雲州的就是謝雙休的一個師。按照國軍推進的速度來看,只要謝雙休在雲州守上三天,幾十萬國軍就可以趕來,在雲州城下的方圓一百里內再次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那麼紅軍將插翅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