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回 唇既亡齒將寒,請爵遭拒(1)(第2頁)
在花園的梧桐樹下站住,一陣清涼的風吹過,樹葉在風中瑟瑟抖動,猶如他現在的心情。不知何去何從的李煜,心情更加的惆悵。自他繼位的七年多來,對大宋始終卑躬屈膝的甘願稱臣,但是趙匡胤總是虛與委蛇的應付,每當趙匡胤平滅了北方的一個小國,都要派使臣來,其實就是對他炫耀武力,時刻把大宋的威壓擺在眼前,說不定哪一天就要帶著大軍飲馬長江。
他正在沉思,忽然有小太監進來稟報:此前派往南漢的使臣中,肖雨相等五人歷經艱險,已經回來了。
李煜一聽,馬上讓宣他們到花園來。
很快,五個人就來了。他們看到李煜後,馬上跪倒磕頭而泣。肖雨相含著淚說道:“陛下,我們五人跟隨大司馬前往南漢國,不成想他們根本沒有誠意。大司馬盡力勸說,卻被扣留。我們五人不願被扣,奮力闖出來,與他們的幾千御林軍大戰一場,好在去之前我們多方勘查了地形,這才得以逃脫,翻山越嶺回來了。”
李煜看到他們已經是淚流滿面,聽肖雨相說完,快步走過去,伸手扶起了他們。肖雨相等五人顯然是進城後就直接奔皇宮而來,所以身上的衣服都沒有來得及換,一條條的掛在身上,這一路奔波逃回來,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你們吃苦了。”李煜說道,“雖然沒有達到目的,但是我已經聽說了,你們不辱使命,與那南漢國君主據理力爭之下,仍然不能說動他。這是他自取滅亡。如果我們能聯合起來上表請封,那大宋趙匡胤知道我們南邊的各國,還是團結一致的,就不敢過於輕視我們,或許我們還能維持現狀。雖然最紅不免北向稱臣,可是隻要免除了刀光之災,那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這短視的南漢,我看亡國只在眼前了!”
次花叢點頭說道:“如今宋強而諸國皆弱,唯有契丹和党項等蠻夷,乘著中原紛亂,都成了氣候,且契丹已經立國為大遼,他們擾亂中原的野心時刻不滅。那趙匡胤如果誓滅這些侵擾的蠻夷,我們都可以出兵,相助他平滅四方的蠻夷之族。只可惜他也把我們看成了南蠻,豈不知我們都是中原渡江而來的漢人,只為中原連年戰亂不堪,才偏居這裡。天下漢人是一家,若為一統天下,只要大家同心協力,和為貴時成為一體也未嘗不可。”
李煜對他的這番言論很欣賞,看來這幾個人也不是純粹的武夫。於是叫人上來酒肉、水果和香茶,就在花園裡擺下兩桌宴席,他要與他們好好的暢談一番。
在御廚準備酒菜時,李煜又吩咐宮裡的太監,趕快取來幾套乾淨整潔的忠勇伯服飾,讓他們換上。並且派出侍衛前去他們五個人的家中,告知其家人,就說他們都回來了,此刻正在皇宮裡陪著皇帝說話。五人連連謝恩,然後換上了忠勇伯的衣服,坐在桌子前。
酒菜上來之時,花園內也點起了燭火,照的通明。
李煜端起酒說道:“我先敬你們五位忠勇伯一杯,為你們不辱使命,還能全身歸來。”
五人一起謝恩,然後喝掉了杯中的酒。
李煜說道:“剛才我聽次花叢說的很有道理,沒想到草莽之中也有這樣高見,實在是令我振奮。我大唐自藩鎮之亂後,再加宦官當政,混亂中少了開國時的忠臣良將,多了阿諛奉承之輩,才導致國勢日下。”